访谈对象: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院长 鲁 为
法周刊:海淀法院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可圈可点,您如何评价目前所取得的成绩?
鲁为:我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始于1995年,是全国首批次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基层法院,也是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全国知识产权审判基层示范法院。
2011年8月,我院获批审理部分专利民事纠纷案件,是我市第一家、全国第三家获批的基层法院;2013年4月,我院成立中关村法庭,是全国第一个以审理知识产权案件为主的派出法庭;同年8月,我院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展知识产权综合审判“三审合一”试点工作。
目前,我院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由民五庭和中关村法庭审理,刑事案件由民五庭审理,行政案件仍暂由行政庭审理。
这些年来,我院知识产权审判始终围绕公平正义这一主线,认真履行司法保护职责,着力为海淀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法周刊:您刚才提到,民五庭与中关村法庭都审理知识产权案件,那么中关村法庭的特色在哪里?
鲁为:中关村法庭以审理知识产权案件为主,同时也审理部分民事案件。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中,特许经营类纠纷由中关村法庭审理,专利纠纷由民五庭审理,著作权纠纷、商标权纠纷和不正当竞争纠纷等由两个庭室共同审理。
成立中关村法庭的效果非常好,超出我们当初的设想,“便民”和“网络”是其特色司法品牌。
法周刊:“网络”品牌好理解,中关村法庭辖区网络科技公司云集,但如何理解它的“便民”?
鲁为:中关村地区网络科技公司很多,“网络”和“高科技”是这一地区的关键词。因此,与边远山区、郊区的派出法庭不同,中关村法庭体现的并非传统地理位置上的“便民”。它的便民,更体现在创新便民、为民机制上。
法庭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类型很多,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与网络高科技发展密切相关,与网络自治规则和法治精神紧密联系。中关村法庭要成为一个窗口,法官通过集中审理网络案件,发现、形成网络世界规则并促进其健康生长,为“网络化生活”的人们提供规则和便利。这是更高层次上的“便民”。
法周刊:知识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相应地,新类型案件会不断出现,请谈谈知识产权审判工作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
鲁为:近几年,我院知识产权案件数量一直呈高位增长趋势,且新型疑难案件层出不穷,案件审理难度不断加大。2005年我院审结的案件数量为481件,2013年为3157件,今年前三季度已达3221件。每个法官每年要审理150起左右的案件,而知识产权审判资源相对有限。
基层法院待遇低,法官提升空间较小,近年来人员流失现象比较突出;人员数量“倒挂”,法官、书记员结构性矛盾日渐显现。而且我院知识产权审判队伍比较年轻,资深法官相对较少,在司法体制改革员额制背景之下,相当一部分年轻法官可能会转化为司法辅助人员,这对未来队伍的构成将产生较大的冲击。
此外,成立中的知识产权法院实行的是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合一,而我院实行的是民事、刑事合一,如何在程序上和业务上实现“无缝对接”,也是我院在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中面临的困惑。
法周刊: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对困难和挑战,海淀法院将在哪些方面继续加强和完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
鲁为:随着知识产权综合审判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我院将在现有的民事、刑事案件已经合并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包括民事、刑事、行政在内的全部知识产权案件的综合审理,推进“三审合一”司法保护机制整体协调发展。
我院还将以该项工作为中心,积极研究知识产权审判人员和司法辅助人员的合理结构、知识产权审判权的运行机制,并研究符合知识产权案件特点的技术事实查明、专家陪审员等审判机制改革,力争取得改革成效。
在纠纷化解机制上,我院将进一步完善并大力推进以法院为主导的诉讼调解,及时化解各类矛盾;我院还将加强协调,积极推动特邀调解员制度,创新与知识产权局、软件行业协会、互联网协会、民营企业家协会等相关单位的合作机制,加强调解工作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