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2日电(记者 朱青 王建华)英国新任知识产权大臣娜薇尔·露芙1日率领代表团访问中国并出席知识产权研讨会。其已有言行释放出积极信号——长期指责“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最新行动安排表示肯定和欢迎。
这是娜薇尔·露芙上任后的首次出访。在西方发达国家中,英国一直以超一流的创新能力和水平而著称于世。
在这位知识产权大臣启程来华的前一天,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首批知识产权法院,以推动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保护权利人合法利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这被视为中国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去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
娜薇尔·露芙行前通过英国媒体表示,可能我们过去曾有疑问,但近两年中国政府通过大量新的立法改善知识产权保护。她还专门在新华社旗下的《经济参考报》上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中英两国在知识产权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
在决定设立首批知识产权法院之前,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均设有专门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庭,全国主要城市的中级法院和部分基层法院也设立了420多个知识产权审判庭,年均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1万余件。
不过,长期以来,中国知识产权审理案件也存在着审判尺度不统一、授权和确权案件久拖不决以及循环诉讼等问题。高端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案件直接反映中国知识产权领域的司法水平并决定国际形象。因此,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在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完善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暨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徐瑄说,中国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绝非因西方国家的压力,而是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形势下,中国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必然结果以及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不断完善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已经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支撑。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实现了科技水平整体跃升,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中国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已从2001年的不到40%上升到目前的50%以上。
目前,中国年发表国际科学论文量已居世界前列。2012年,在全球新专利申请量中,来自中国的申请约占三分之一。
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中国大陆是持续25年或更长时间年均经济增速达到7%或更高的全球13个经济体之一。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政府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更加强调要以创新支撑和引领,并要求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
2006年,中国确定了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此后,知识产权保护随之不断进步以适应中国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需要,一批重要法律的相继实施以及修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上个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时强调,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
“知识产权司法系统的建立健全有利于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并保障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徐瑄说。
今年6月,中国知名网络视频播放软件快播由于“侵犯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以及“损害公共利益”被课以2.6亿元罚款。这是近些年来中国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开出的最大一笔惩罚性罚单,它向全社会发出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明确信号。
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进步也让西方国家“获益匪浅”。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截至2012年,境外企业在华申请专利超百万件,很多外国公司通过直接收取专利、商标、版权等许可费用获得巨额收益,或通过在中国生产产品再销往他国获得大量品牌收益和技术增值。
徐瑄说,中国的创新环境正在明显改善,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和力度均很大,这也有助于改善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知识产权关系”扩大和加深双方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互利合作。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真正建立了现代知识产权制度,而即将在今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会议主题,设立首批知识产权法院也被看作是四中全会探讨加大司法建设力度、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等议题的一次预热。
徐瑄表示,设立首批知识产权法院,将在建构中国整个司法改革体系中起到先导、先行、先试作用,并提供可供借鉴或复制的改革经验和示范。
(原标题:英大臣访华折射西方肯定中国最新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