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更多头条
台湾无法参与欧美专利联盟 郭台铭吁与大陆合作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表示,台湾智能财产权(知识产权)“逆差”高达50亿美元,阻碍产业创新,昨日(18日)获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呼应。郭台铭并说,台湾可与大陆发展专利联盟。

    郭台铭表示,鸿海目前在美申请专利数排名第9名,每年花在申请专利费用高达10亿元,再算研发费用,最少数10亿元。这是鸿海保护自己、很少被告的原因。但如果要更进一步,必须结合台湾当局力量,当局每年编列的科技预算不妨只制定发展方向,由民间企业申请执行,民间企业才了解什么是有用的专利。

    郭台铭认同张忠谋对“智财地雷”阻碍台湾创新看法。他说,欧美大厂布局全球专利权已形成结盟态势,目前全球三大资通专利权企业分别是索尼爱立信、西门子、摩托罗拉,高通在无线通讯核心的专利冠全球。

    郭台铭指出,台湾努力研发的专利,照理说可向海外输出,收回研发的费用。但现况有如“权利金断层”,台商不断向上游付出权利金,自己不断花钱研发,只出不进。

    既然台湾无法参与欧美的专利联盟,郭台铭认为,只能与大陆合作,发展大中华市场的专利核心联盟。不过,两岸应加速修法,强化“智财权”保障,对“私人对私人”的侵权纠纷,提出解决之道。

文章出处:中国新闻网
本网发布时间:2012-12-20 11:16:17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