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更多头条
台湾知识产权逆差达50亿美元 海外“地雷”遍布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科技产业全球闻名,但海内外知识产权逆差却高达50亿美元,连台湾投入研发经费最多的大厂之一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也表示,发展LED到现在,还摸不清岛外公司布下的“知识产权地雷”在哪里?台湾科技产业发展已到关键时刻,该怎么找到一条安全走出去的路,攸关转型成败。

  台湾科技业早年以代工为主,在外销市场闯出一片天,写下台湾经济奇迹,但过去依赖客户市场、订单的结果,所谓的“研发”多数只是制造技术的改善,对于原创性、创新式的专利明显不足,导致知识产权逆差越扩越大,样样得付专利使用费的结果,形成台湾高科技产业毛利低的重要原因。

  面对焦急的厂商,“智慧财产局长”王美花昨天表示,未来将推动培育产业专利技术人才,因为光有产业知识还不够,还必须整合专利概念、专利检索或外语能力,“如何把创新技术化为文字,写成专利权,也是一门大学问”。

  但现实是,“智慧财产局”两年前才开始着手进行“专利诉讼趋势分析”,每年针对一项台湾关键产业或技术,挑出个案分析、技术产生争议原因、海外诉讼制度介绍,提供业界实务参考价值。

  产业界长年面对竞争对手不时祭出专利纠纷,传统的代工模式已经步入困境,除了要支付大笔的授权金,面对国际大厂长年累月布下的“专利地雷”,一方面要给过路费,又怕遇到拦路虎,台湾厂商想要走出去,已经举步维艰。当局此时才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台湾想要急起直追,希望为时未晚。

文章出处:东南网
本网发布时间:2012-12-18 9:19:56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