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更多头条
美诉中国商业秘密侵权案年增10% 增速超专利案

  在今天由商务部主办的“第二届商务法律年会”上,商务部条法司相关负责人指出,目前我国涉外商业秘密侵权案件逐年增多,特别在中美贸易中,商业秘密诉讼成为打击中国企业的又一重要手段。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人士介绍,在美对我知识产权交锋中,专利法律竞争只是企业间法律竞争的“明战”,它缺乏强有力刑事调查手段、羁押措施和刑事惩罚。相比之下,美方针对我国企业的商业秘密“暗战”更加致命。据不完全统计,美国针对中国企业的商业秘密侵权和经济间谍案件每年增加约10%,远远超过专利案件的增长速度。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近期针对中国企业的商业秘密侵权指控有越演越烈趋势。今年10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就美国超导公司向中国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起的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案举行听证会。自2011年9月起,美国超导公司陆续在中国国内针对华锐风电提起包括商业秘密侵权的3起民事诉讼和1起合同纠纷仲裁,诉讼金额高达12亿美元。指控华锐风电窃取超导公司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等。

  2011年7月18日,美国康宁公司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河北东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提起诉讼,指控该公司窃取其商业秘密用于电脑、智能手机和电视显示器的玻璃生产中。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美国在华合资、独资企业数以十万计。一旦这种打击手段得逞,大批北美企业将改变诉讼策略,改用商业秘密这种更加强有力的法律诉讼打击中国竞争对手。和其他知识产权诉讼相比,商业秘密“暗战”更有杀伤力,其快速升级与发展值得中国企业高度关注。总体上看,它是杀伤力最大的知识产权保护手段。

文章出处:法制日报
本网发布时间:2012-11-28 9:16:21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