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南通亚泰蜡业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应琪拿着刚收到的德国专利商标局文件舒心地笑了:面对德国公司的专利挑衅,他们胜诉!
“公司1994年成立,2007年后只生产国际市场广阔的电子蜡烛。”丁应琪按动一款蜡烛的底部开关,光纤灯芯发出风中摇曳的火焰效果。“从外形到里边的电子元件,有好几项专利,就靠它们,我们赢了这场跨国官司。”
今年2月6日,伴随“亚泰蜡艺”货物运达德国某港口的消息很意外:德国GMS公司向“亚泰蜡艺”在德国的代理销售商QVC公司发出专利侵权诉讼函,称“亚泰蜡艺”生产的电子蜡烛侵犯其专利,要求QVC公司立即停售,还要索赔。
丁应琪立即与区知识产权局联系。很快,以南通知识产权维权中心特聘律师为主的专家组成立。分析案情后,大家松了口气。原来,对于本次涉及的两项发明专利,“亚泰蜡艺”早在2011年8月24日、29日就在欧洲专利局进行了申请,9月16日又在中国专利局申请,而GMS公司2011年9月27日才在德国专利商标局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根据相关国际法,“亚泰蜡艺”的专利申请优先权在欧洲包括德国有效适用,GMS公司的专利无效!
通州区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局长黄剑豪评论说:“‘亚泰蜡艺’专利很多,又在时间、质量上抢占了先机,打赢官司有其必然,这也是省知识产权局推广他们经验的理由。”
“亚泰蜡艺”胜诉概率很高的信息从7月就传开了,这带来更多市场认同,“亚泰蜡艺”生产部主任季刚自豪地说:“我们天天满负荷不间断生产,就是这样,也只能挑些好的订单做,而且明年上半年2000多万欧元的订单也已经排满。当然,还有些订单我们外发了。”
回顾这场官司,58岁、只有初中学历的丁应琪觉得,企业一定要有主动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的意识,这样才有作为。“GMS公司是德国著名的蜡烛生产商,而我们只有68个人,关键在于我们拥有外观设计、实用新型及发明等81项国内外专利,数量是全国同行首位,这样才有‘小蚂蚁’扳倒‘大象’的可能。”丁应琪说:“现在,我们每年光收专利费就有上千万的收入,像‘青岛金王’这样的上市公司都要向我们买专利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