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汉市召开文化产业振兴暨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动员大会,全面动员部署了推进武汉市文化产业振兴,促进文化与科技大融合工作。其中涉及对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多方面的扶持政策,知识产权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会上公布了《武汉市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该政策规定,自2013年起,每年将安排不少于2亿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该政策规定,设立文化行业公司,允许其注册资本在两年内缴足,首期不低于注册资本的20%,允许投资人以商标、技术、科技成果等无形资产评估作价出资组建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后作价出资额占注册资本总额的比例最高可达70%;建立知识产权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鼓励文化企业对有突出贡献的高层次文化人才以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折价入股,参与收益分配;支持担保机构加大对知识产权质押的担保力度,在武汉市依法设立、为本市文化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经营担保业务在两年以上的担保机构,当年日均担保责任额达到其实收资本两倍以上,但最高不得超过10倍的,每年按其年日均担保责任额的1%给予补助,最高补偿额可达300万元。
据悉,会议还出台了《武汉市文化产业振兴计划(2012~2016)》和《武汉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12~2015年)》。《武汉市文化产业振兴计划》是武汉市出台的首部文化产业专项计划,这也是武汉市继“工业倍增计划”“服务业升级计划”“自主创新提升计划”“城建攻坚计划”之后,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又一个发展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