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本市工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和国家工商总局的部署,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8月底,共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330件,移送涉嫌商标犯罪案件或线索33件。
一是突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在推进“双打”工作中,本市工商部门连续组织开展了“酒类市场专项执法行动”、“查处假烟专项执法行动”、“电动自行车市场专项执法行动”、“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以农资打假为重点的‘红盾护农’专项执法行动”和“商标代理机构专项执法行动”等6项专项执法检查,着力解决上海市场侵权行为的突出问题,切实保护权利人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是加强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本市工商部门加强与公安、质量技监、海关、城管执法、知识产权、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的协作,推进信息共享,强化执法联动,形成整治合力。特别是充分发挥与公安部门执法协作机制的作用,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对于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涉嫌犯罪的,坚决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三是注重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本市工商部门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宣传活动,既充分宣传专项行动的整治成果,也注重正面宣传商标发展、商标保护的经验做法和长效机制,彰显工商部门坚决打击侵犯商标专用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的态度和决心。市工商局在门户网站的专项行动专栏内,对外发布各类专项行动执法情况、动态信息。《解放日报》、《文汇报》、凤凰网、搜狐网等媒体宣传报道了上海工商部门开展“双打”工作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