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更多头条
海峡两岸签署两个新协议 均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内容

  记者从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获悉,继2010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与《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签署后,《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与《海峡两岸海关合作协议》于8月9日正式签署,其中均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内容。

  据介绍,在《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中第一条规定,“投资”指一方投资者依照另一方的规定,在该另一方所投入的具有投资特性的各种资产,包括但不限于知识产权、企业名称及商号、商誉等;第十条对“转移”的规定是,一方应依其规定准许另一方投资者转移其投资及收益,包括但不限于利润、股息、利息、资本利得、提成费及其他与知识产权相关的费用等。《海峡两岸海关合作协议》第三章关于海关合作内容方面规定,双方海关相互通报有关海关规定;及时交换与《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有关的海关估价、商品归类及原产地确定所需的证件、文书等相关资料;为正确计征《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进口货物关税,主动或应请求提供及核查海关估价、商品归类及原产地确定有关信息等。

  据了解,上述两协议是为促进两岸经贸交流与发展,保护海峡两岸投资者权益,促进相互投资,创造公平投资环境,增进两岸经济繁荣,依据2010年6月双方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与《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的有关规定达成的。

  据统计,2011年,海峡两岸贸易已达1600多亿美元。截至今年6月,中国大陆累计使用台资580多亿美元,加上第三地转投资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近3年来,已有126家大陆企业在台投资,投资额3亿美元。

文章出处:国家知识产权局
本网发布时间:2012-8-20 10:15:19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