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更多头条
科大老师发明新型逃生锤 获国家发明专利
    北京7·21水灾发生后,河北科技大学的王军老师感觉,应该把自己的发明——紧急逃生工具公之于众了。2009年6月,河北科技大学王军老师以及另外两位同事一起发明了用于紧急逃生的新型汽车玻璃安全锤,2011年4月,该产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行为设计理念让人在下意识中迅速逃生

    王军是河北科技大学工业设计艺术学院的一位老师,2009年6月他和另外两位老师一起发明了一种新型汽车玻璃安全锤。这种安全锤只有手掌大小,主要预装在客车车窗玻璃上。它由五部分组成:安全锤壳体,金属锤体,保护垫,保护手柄,封盖。在紧急情况下,乘客需破窗逃生时,首先拉掉保护手柄拉环,然后击打红色的封盖,即可以将玻璃轻易击碎,从而迅速逃生。

    据王老师介绍,这款新型汽车玻璃安全锤与其他普通安全锤最大的区别是,这种新型安全锤是一种行为设计,他根据人在逃生时的下意识动作而设计。

    “我们就是考虑人在车内想要逃生时会做出哪些动作,他肯定是要击打玻璃,那么我们就将这个安全锤直接装在车窗玻璃上,人只要用力一砸玻璃就碎了。而普通的安全锤是一种工具设计,它主要考虑这个工具怎么好用,因此它会在工具的可用性上下功夫”。

    “车窗玻璃边缘是最容易击破的位置,但很多人却不知道。”王军告诉记者,在紧急情况下,人往往容易慌乱,此时可能找不到安全锤了,或者很多人即使找到了安全锤也不知道砸哪里,因此而耽误了逃生时间。可以说,新型安全锤简化了破窗程序,以前分两步做的事现在一步到位,这是一种方式创新。

    3天完成设计,两年内不断完善

    王军告诉记者,他最初想要设计这款产品是因为发生在2009年6月5日的成都9路公交车燃烧事故,看着一个个本不应逝去的生命,王军心痛不已,这次惨烈的事故成为他设计新型安全锤的原动力。

    说设计就设计,王军找到了两位与自己关系不错的老师合作,仅用了三天时间就将新型安全锤的初稿设计出来了,同时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2011年4月,该产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产品名为“预装式汽车安全锤”。

    在等待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两年时间里,王军等三位老师一直在不断完善产品,“毕竟是安全产品,所以不能出一点问题,因此我们一直在完善。”最初设计的安全锤并没有保护垫,很容易因为不小心操作而击坏了车窗玻璃。后来,王军他们为安全锤加装了保护垫,现在,最新设计的保护垫是一个手柄拉环,只需一个手指就能将保护垫拉掉。

    轿车玻璃专用安全锤也已发明

    经过两年的不断摸索,王军的新型安全锤最终定型,并具备了6大优点:1、安全锤壳体使用弹性材料,使其可以被反复击打,直至玻璃破碎;2、安全锤预装在每个可供逃生的窗口玻璃边缘上,易于击碎玻璃,且位置明显,不易丢失,为乘客逃生提供有效保证;3、设有保护拉环,预防意外击打;4、使用荧光材料,在低照度条件下,能提供明确指示;5、造型圆滑小巧,在发生意外时,不会对乘客造成撞击伤害;6、结构简单,用料和部件少,成本低廉。王军说,他们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安全锤主要用在公交车、旅游大巴等车窗玻璃比较固定的大车上。但针对于车窗玻璃会上下移动的轿车,他们也已经发明出专门的安全锤,目前正在申请国家专利。

文章出处:燕赵都市网
本网发布时间:2012-8-16 9:01:06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