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福田农批市场熙熙攘攘。商户老王正忙着售卖鸭肉,铺位的标牌上张贴着“食品安全质量承诺书”以及鸭肉的产地、价格等信息,“我们在质量上不敢有半点闪失,假一要赔十,而且查得很严,卖假货根本没法在这生存下去。”老王笑着说。商户卖得安心,消费者买得也放心。市民王小姐买了半只鸭后看都没看质量转头就走,“你看上面挂着诚信牌子,肯定没问题。”
“三打两建”在深圳已开展数月,在打击制假售假专项行动中,通过重拳整治民生领域、部门联动、创新机制等,深圳市场环境更优化,市场秩序更规范化,也赢得了老百姓、企业的广泛支持和称赞,上述情景便是市场反应的一个缩影。
“打假成效怎样,唯一衡量的标准就是群众是否满意。”深圳市打假专项行动小组组长、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徐友军说。近日,笔者走近部分深圳市民、企业,看深圳“打假”成效,听群众评说。
市民
质量有保证 消费更放心
福田农批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近2000家批发商,经营着蔬菜、水果、粮油等十二大类近万个品种,承担着福田区及周边区域老百姓“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的供应重任。由于食品安全事关民生,这里也被列入“三打两建”重点区域,并分别被市区两级领导包案。通过“打假”专项行动,这里的市场经营状况明显改善,老百姓在这里购物也更加放心。
家住梅林一村的王小姐今年经常去福田农批购物,“这里的东西质量上有保障,商户承诺假一赔十,执法人员也查得很严。”记者了解到,原来,在“打假”行动中,市场监管执法人员不但严查该市场内的制假售假、食品安全问题,也指导该市场出台系列监管措施,强化市场诚信经营,“少一赔十、假一赔十”、违规档位加挂警示牌、评选诚信商户等便是其中推出的有效措施。
打假专项行动开展后,很多市民跟王小姐一样,感受到了身边发生的变化,住在华强北附近的市民朱先生发现华强北片区叫卖“发票、光碟”的闲散人员基本没有了,平常一些无证卖食品的摊贩也不见了,“现在打假力度这么大,我们消费放心多了。”
民生为重,是深圳“打假”专项行动始终坚持的。在行动中,执法部门始终将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最相关的食品、药品、农资等产品作为打假整治的重点,有效提高了食品药品安全度,民生消费环境进一步净化。
据统计,上半年生产、流通、餐饮三个环节食品监督抽查合格率稳中有升,其中,生产环节合格率较去年提高了1.8%;餐饮服务环节提高了5.07%。打假专项行动以来,未发生较大和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上半年对乳制品、大米、小麦粉、食用油等重点食品的抽检合格率均为100%。全市17家政府定点屠宰场生猪屠宰量逐月攀升,总量大幅提高,1至7月份日均屠宰量增长7515头。
7月20日,深圳打假专项办组织开展的一场“打假”集中宣传活动在东门步行街展开。典型案例集中展示、职能部门现场接受咨询投诉等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观看、参与。现场还发放400份问卷调查市民对“三打两建”的意见和建议,“制假售假的存在,不仅危害健康,也会影响我们生活的幸福指数,现在大力度打假,制假售假的少了,让我们的幸福指数大增。”市民魏先生参加了当天的活动,他说,通过活动,不仅了解了打假对老百姓带来的好处,也让他学习了不少辨别真假物品的技巧。
当天收回的调查问卷显示,61.7%认为“三打两建”行动对市场秩序和社会环境有明显改善,33.3%认为虽不明显,但有改善,九成多的深圳市民都认为“三打两建”行动对市场秩序和社会环境有改善。而市民之所以对“打假”满意度高,除了打假行动力度大之外,与始终坚持发动老百姓参与“打假”密不可分。
在打假专项行动中,通过与媒体互动、召开告诫会、约谈企业等传统形式以及门户网站、微博等新型媒体,不断加强社会宣传与认知,提高公众参与度。深圳打假工作也得到了市民的支持,打假线索六成都来源于群众举报,这一数据也是全省最高的。执法人员也从群众举报和关注点挖掘大案要案。深圳第一起也是全省第一起通过打假专项行动挖出的保护伞案例,就是通过群众举报、媒体曝光、跟踪报道发现并查获的。随着打假专项行动深入开展,生产消费环境持续好转,群众投诉举报数量也逐步下降。制假售假行为正逐步得到遏制。
企业
市场秩序向好 投诉少效益增
声势浩大的打假专项行动也让一些受“假货”困扰的企业吃了“定心丸”,不仅投诉量大幅减少,企业效益也大幅增长。
深圳青岛啤酒朝日有限公司客户部经理黄志军表示,市场上的假冒产品,由于品质无法得到保障,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而制假售假行为不仅侵犯了公司的知识产权,影响了品牌声誉,也扰乱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打假专项行动开展半年来,(深圳)区域市场投诉下降,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政府部门)通过求真务实的执法之风、迅速有效的执法行动,有效制止了假冒伪劣产品,使我们企业生产销售产品放心,消费者购买饮品安心,有力保障了市场环境的净化和有序。”黄志军说。
一些企业收获投诉量减少、效益大增的同时,企业品牌也得到了积极保护。据介绍,62%以上的大案要案涉及知识产权特别是商标权益的保护,打假行动以来,维护知名企业品牌约550个。约有140多个国内外知名企业主动提供线索参与打假,如美国苹果公司亚太地区高管就假冒苹果手机案件上门拜访致谢并派人协助技术检测,瑞辉制药有限公司多次参与协助市药品监管局打假,捣毁了多个制售假“伟哥”窝点。
“市场秩序改善,形象好了,消费者就愿意来,打假行动惠及所有守法的商户。”在华强北做电子生意的张先生说。据了解,华强北电子市场在打假专项行动中柜台空租率虽增加10%,但场内国产金立手机销量从每月75万台升至100万台,一些品质优良的商家如国美电器已进驻。小米、GHL、THC等国内品牌手机也相继在此新开了20余家专卖店,提升了华强北商业圈品牌效应。据福田农批管理公司、天虹商场国贸店等众多单位反映,打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假冒伪劣商品投诉明显下降,市场诚信度明显提高。
打假行动也督促一些行业更加规范经营。如在市场监管部门查处了一家沙县小吃店违规添加非食用物质案件后,为维护“沙县小吃”品牌及沙县形象,沙县政府还专门派代表来深圳与市场监管局罗湖分局联合召开相关会议,通过规范整治,在4-6月对福田、龙岗等4个辖区沙县小吃经营单位的209批次再次检查中,合格率达100%。
来自烟草、酒类、钟表、服装等行业专门派出的打假人员摸底调查发现,目前深圳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品已大幅减少,市场经营秩序更加规范。营商环境的大幅改善、市场秩序的日趋规范、市场环境的全面优化,不但使老百姓和企业得到了实惠,也让深圳的市场经济活跃起来。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登记各类企业42261户,同比增长23.6%,总体投资良好,中小规模企业实现较快增长。
深圳市打假专项行动小组组长、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徐友军表示,下一步深圳打假行动还将继续坚持“打建结合”,食品药品、农资领域始终是打假的重点,要继续抓好大要案,抓好砍“链”挖“伞”,“我们希望企业、政府、行业协会、媒体、公众形成合力,共同对准那些制假售假的犯罪分子,让他们没有生存之地。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在深圳的企业以及消费者,都能够在法制、公平、平等的环境下经营和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