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将开展商标权保护、版权保护、专利权保护、网络商品交易网站、进出口环节侵权假冒、药品化妆品打假、汽车配件打假等11项专项整治行动。昨日,记者从重庆知识产权海外护航行动推进会(欧美法律实务专题)上获悉,截至目前,今年全市公安、工商、质监、药监、知识产权、文化等执法部门共立案查处案件4060余件,涉案金额达3.14亿元。
“今年上半年,我市进出口总值达250.4亿美元,同比增长1.7倍,增幅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昨日,重庆知识产权海外护航行动推进会(欧美法律实务专题)上,市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袁杰说,知识产权问题尤其是专利问题,成为重庆很多企业走出去不得不迈过去的一道门坎。因此,开展本次全市出口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法律实务培训会,正是为了提升我市出口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据介绍,今年,我市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行为(简称“双打”)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公安、工商、质监、药监、知识产权、文化等执法部门共立案查处案件4060余件,移送司法机关案件34件,捣毁窝点262个,涉案金额达到3.14亿元。
在执法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网络等新型侵权形式增长较快。“双打”行动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全市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好坏。为此,接下来我市还将开展商标权保护、版权保护、专利权保护、网络商品交易网站、进出口环节侵权假冒、药品化妆品打假、地理标志保护等11项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