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更多头条
重庆为中小企业聘“保姆” 缓解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难

       三年前,重庆市启动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尤其从去年开始聘请专业“保姆”,为企业量身打造和提供知识产权一揽子服务,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稳步增长。今日,工信部相关领导专程来渝进行调研后给予肯定。

  据统计,从2010年开始,我市中小企业集聚区内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平均每年增长20%以上,到2012年,集聚区的专利授权量占全市园区专利授权总量30%以上。

  面对知识产权 中小企业有“三难”

  “中小企业普遍面临人才不足、经验不够、信息不灵等诸多问题。”去年,市知识产权局正式启动我市中小企业集聚区知识产权托管工作,由专业托管机构提供“保姆”式服务,包括专利申请代理、权利维护代理等全面托管服务,有效帮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可是,部分传统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意识难以扭转。”重庆市弘旭专利事务所周韶红所长告诉记者,部分机械加工企业主要生产传统产品,不知道哪些可以申请,其实,生产设备的改进以及生产工艺的创新,都有机会获得专利。

  周韶红说,专利已经成为高新企业评价标准之一,拥有专利不仅可以争取到更多的政策优势,而且,老产品的新制备方法申请专利后,如果其他企业使用就属于侵权,对于依附于大企业的中小企业来说,将拥有更强劲的发展优势。

  “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难在融资。”涪陵金渠科技企业孵化器副经理苏长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些企业优势在于科技,而非资金,可目前知识产权融资难度依然较大,当地一家已拥有7件专利的燃气公司,就存在资金困扰发展情况,因而希望在加强服务的同时增强扶持力度。

  记者还了解到,部分企业由于担心仿冒因而不愿意申请专利,认为打假成本较高而不重视专利权利,这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又一难度。

  重庆积极探索 为中小企业“输血”

  重庆明友钢具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明友告诉记者,该企业是一家典型的传统型企业,生产的手工锯工艺独特,他一直担心申请专利公布关键数据后造成仿冒商品多,影响企业收入,而且有了专利后花钱打假成本高,因而一直没有申请。

  “然而,这样并不能避免仿冒,而且得不到保护。”陈明友说,市场上出现一模一样的产品后,对企业收入影响大,而且无权“打假”,受到制约。后来,在我市知识产权“保姆”式服务下,申请专利时只报规定数据,既保护工艺,又享有专利权。

  “打假的话,要花几十万元。”陈明友虽然觉得遗憾,但是,随着专利优势,现在产品公开销售领域大幅拓展,70%实现出口,产值增加10倍以上,企业实力大增,而且,当地相关部门支持“打假”,大部分可获政府补贴。

  “‘保姆’式服务不仅服务到位,而且确实有助企业转变意识。”会上,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陈纪纲表示,我市积极探索推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其中,我市四个集聚区目前已经分别建设产业专利数据库8个,配备专业的知识产权信息分析团队8人,建立起以园区、企业为服务对象的免费、便捷、开放的公共服务平台,下一步,我市将针对中小企业特点,搭建中小企业与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机构的专利交流平台。

  陈纪纲还向此次来渝调研的工信部相关领导提出建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企业反映利用知识产权质押手续多、费用高,希望对企业知识产权(尤其是发明专利)质押融资采取专项补贴,帮助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产业化,提升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建议设立促进专利运用和产业化的专项,将具有市场前景的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为真正的产品。

文章出处:华龙网
本网发布时间:2012-8-2 0:44:25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