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更多头条
名牌及奢侈品知识产权被侵害严重,无锡滨湖检察院:知假用假为假货提供市场
   《法制日报》记者今天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检察院了解到,自2009年知识产权案件"三审合一"以来,该院办理各类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共38件82人,涉案金额高达2000余万元。

    办案人员介绍,从案件办理情况看,案件数量增幅较大,作案手法隐蔽多变,涉案数额节节攀升,社会危害和不良影响日益严重,亟需引起重视。

    据了解,侵犯知识产权案件涉案金额动辄几万元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有的企业因犯罪行为导致的损失难以估算。而所涉罪名主要集中在侵犯注册商标类犯罪,即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和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3个罪名,占总数的62.8%和89.7%。

    检察官发现,知名品牌、奢侈品被侵害现象较为严重。滨湖检察院统计,这些品牌涉及飞利浦、三星、惠普、佳能、安利、五粮液、剑南春、洋河蓝色经典等,还有大量"LV"、"GUCCI"、"劳力士"等国际一线品牌。

    此外,侵权行为也向利用网络实施集中。主要表现在利用网络销售假冒品牌,以及通过网络复制发行计算机软件,再非法私自架设网络游戏服务器,侵犯原作者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案较为突出。

    滨湖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分析,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多发主要有5方面原因。

    企业知识产权自我保护不够周全。由于很多驰名商标、知名品牌的权利人在外国或外地,其生产经营活动跨国或跨地区,权利保护涉及的环节很多,一旦自我保护意识疏忽或法律知识欠缺或保护制度不完善,都将给犯罪分子带来可趁之机。

    高额非法利润的驱动。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尤其是一些拥有良好商誉的知识产权,其产品的品牌附加值很高,蕴含着巨大的经济财富,此类犯罪可在短期内获得高额非法利润,收益大大超过它的成本和风险。

    普通群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大多数市民对消费、使用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及购买、使用盗版光盘等现象往往不以为然,且假冒、盗版产品价格低廉,使得部分消费者尤其是正常消费能力不足者倾向于购买,无疑为滋生知识产权犯罪提供了市场。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催生了大量网络犯罪。网络技术创新不断催生新的网络商业模式,使互联网成为知识产权违法犯罪的高发区。

    行政监管相对滞后,监管机制不够健全。工商、质监等行政执法部门对大量存在的侵犯知识产权违法案件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管,导致许多轻微的违法行为演化为严重的犯罪行为。有些行政执法单位与公安机关缺乏有效沟通,还存在一定的"以罚代刑"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违法犯罪行为。

    检察官建议,要加强对辖区内企业自主创新、升级发展的支持保护,突出环保科技、电子产品等支柱产业,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严肃查处不依法移交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渎职行为,优化企业自主创新环境。公检法机关要主动加强与工商、海关、质检等行政执法部门协作,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的有效衔接,形成监管、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合力。

文章出处:法制网
本网发布时间:2012-6-11 13:00:37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