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通信领域的热门话题是,中国移动国际有限公司的美国子公司在美国214牌照(“International Section 214”主要内容为开展中美两地长途电话业务、建设通信设施牌照的)的申请受阻。受阻原因是近期美国联邦调查局、国土安全部、司法部官员组成的“电信小组”考虑向联邦通信委员会提出拒绝建议。理由是“更容易对美国政府展开间谍活动,更容易窃取美国公司的知识产权”。
我国运营商在美开展业务,有很大的意义。美国是目前世界上的唯一超级大国,在经济、科技、贸易上都拥有超强的实力。举个例子,美国对于飞机的标准要求就可以影响世界范围的飞机设计标准,因为不按照美国标准设计的飞机,就不能取得美国的试航资格。2011年,中美贸易额达到446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美对华出口突破1000亿美元关口,达到1222亿美元,同比上升20%。中美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频繁的经贸往来形成了,对于通信的巨大需求,作为世界最大移动运营商的中国移动在美开展业务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所以目前虽然遇到阻碍,但中国移动仍在积极促成牌照的申请。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要分清美方的歧视政策和合理关切。对于国家安全等冷战思维歧视应据理力争。但对于知识产权的关切,采取相应措施应对。当前国际上科技、贸易的竞争,已经主要成为知识产权的竞争。如美国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和iPad电脑,从零部件生产和组装基本都在美国本土之外完成,苹果公司所控制和输出的,就是专利技术和商标。不仅高科技的ICT领域,可口可乐饮料、NIKE运动鞋,都是相同的情况。
美方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切,某种程度上并非只是限制手段的借口,确实是关系其切身利益。这就要求计划在美开展业务的企业两手都要硬:首先,制度建立,建立自身透明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规章制度,在对方法律合法的框架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其次,重视对自身形成的知识产权加以保护,并以合法手段收集收购对自身发展有利的知识产权。这方面美国高通公司就是很好的榜样,在自家UMB标准发展受阻后,迅速转向LTE发展,并及时准确的收购LTE知识产权,目前已经积累了较多的专利筹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