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4月17日),武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11年武汉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白皮书,并公布去年武汉市保护知识产权十大案件。十大案件中涉及刑事案件7件,与往年相比明显增加。4月17日,本报邀请武汉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董宏伟,对部分典型案件进行点评。
据了解,本月20日—26日,武汉市还将在全市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提升市民知识产权意识。近期,全国首个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也将在武汉挂牌。
开盗版光碟“超市”入狱3年
首次以侵犯著作权罪打击盗版
2010年11月22日,江汉区文体局在江汉区前进四路金涛大厦内,查获一批销盗版音像制品窝点。其中涉案人李某、王某,竟用仓储式的货架,按照卡通、美国大片、中国连续剧等内容将各种非法音像制品7.6万余张,分门别类销售,就像一家盗版光碟“超市”。
2011年5月,江岸区法院审理后认为,李某、王某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行其音像制品,并贩卖淫秽物品,情节特别严重,遂判处李某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6.5万元;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6.5万元。
点评:此案涉及盗版光碟数额大,是武汉市首例以侵犯著作权罪打击贩卖盗版音像制品行为的案件。以侵犯著作权罪追究贩卖盗版光盘行为,更有利于打击盗版。
制售茅台、拉菲等60余种名酒
产、销假酒窝点被端了
2011年11月15日,武汉市公安局捣毁一处从事假酒生产、储藏、销售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窝点。查处中,公安机关发现,在这一窝点中,竟然既有五粮液、茅台等40余种假冒白酒,也有拉菲、长城等20余种假冒红酒。被查获假酒按正品市场价值计算,高达2000余万元。此案共抓获涉案人员22名,林某等6人被刑拘,1人被取保候审。
点评:该案涉案金额大,当事人分别从事地下假酒生产、储藏、销售违法犯罪活动,构成了一条完整的假酒产业链条,社会危害严重。公安部门经过调查一举破获该案,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外省购进大量假酒“越域”卖
按正品市场价计案值过亿元
2009年11月起,杨某以其成立的武汉熙来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为幌子,从外省大量购进假冒品牌白酒、葡萄酒和洋酒,在武汉销售。至2011年1月29日该案查获时,熙来公司被查获的假酒,按照市场正品价值计算超过1亿元。
2011年11月30日, 该案主犯杨某获刑1年,并处罚金32万元;熙来公司被处罚金32万元;其他涉案4人分别获刑10个月至11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至1万元。
点评:该案被国家质检总局列为2011年十起酒类质量违法典型案件之一。假冒伪劣产品不仅侵犯国内外驰名商标的合法权益,更给百姓的生命健康带来危害。
出国邮件中发现山寨“UGG”
69双雪地靴被武汉海关拦截
2011年2月16日,武汉海关驻武汉天河机场办事处,在对出境邮件监管过程中,发现一目的地为美国的EMS快件存在较大风险。经查验,纸箱中装着69双带有“UGG”字样的雪地靴。经德克斯户外用品有限公司确认,上述雪地靴侵犯了该公司在海关总署备案的“UGG”商标专用权。
点评:随着海关加大对货运渠道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力度,国际邮包及快件逐渐成为侵权物品出境的重要渠道。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知识产权权利人可以向海关总署申请知识产权备案,请求海关在进出口环节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阻止侵犯知识产权产品进出口。
汽配店卖假名牌配件“亏大了”
经营额才5万 却被罚了15万
去年3月1日,武汉市工商局根据举报,查获硚口区佳田汽配经营部销售假冒名牌汽车配件案。去年1月,该汽配营业部从广州购进一批标称“TOYOTA”的汽车配件销售。至案发时,已销售货值总价7100元,余下商品被执法人员当场扣留。
经查证,涉案商品为侵犯丰田汽车公司“TOYOTA”商标专用权,非法经营额总计为5.1万余元。武汉市工商局依法对该汽配经营部作出没收、销毁扣留的侵权商品、罚款15万元的处罚。
点评:本案的被侵权商标为外国公司在中国的注册商标,工商部门及时依法查处,既维护了商标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也对改善武汉投资环境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