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更多头条
法官姜颖:判决书是我的名片
 ■ 人物简介

  姜颖 北京一中院民五庭副庭长,1992年毕业于沈阳大学,获得机械制造专业工学学士学位。因对法律有兴趣,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双学士,1994年7月从法学院毕业后进入了一中院。

  姜颖从业18年以来审理大量疑难重大案件,被评为2011年北京市法院系统先进法官。

  “能不能这样,做一个概括性的陈述?”“你不需要去提问,直接陈述意见,好吗?”

  4月6日上午,北京一中院法庭,“百度在线”诉国家商评委一案正在审理中。

  女审判长梳着齐刘海,皮肤白皙,说起话来轻声细语,即便原被告双方争得面红耳赤、甚至高声怒斥,她也只是将视线从案头的大量卷宗转向律师,不温不火地用上述似乎带着商量性的礼貌用语提示原被告双方。

  专业严谨、不怒而威,她就是44岁的法官姜颖。

  手推小车运卷宗进法庭

  姜颖原本可以成为机械工程师。

  1992年,她毕业于沈阳大学,获得机械制造专业工学学士学位,放弃成工程师的机会,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双学士。

  进入一中院,姜颖先是以书记员身份,进入全国率先成立的知识产权庭。

  枯燥、专业、没故事情节,知识产权庭审理的案件显得低调、神秘。

  跟了姜颖六年、也是从书记员做起的该庭法官袁伟说,以姜颖审理过的石油钻井平台专利案为例,由于涉及复杂的钻井技术,案卷之厚达几十本,“别的案子是抱着卷宗去开庭,这个案子是推着小车推着卷宗去开庭”。

  除了专业外,很多知识产权的案子都是以前没遇到过的,姜颖审理的许多案件用同事们的话说,都是“属于过河时连摸着的石头都没有的新案”。

  对于这些,姜颖从不畏惧和厌倦,她说:“一个专利可能影响一个行业的发展,一件商标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张为安,因工作关系与姜颖有过接触。他说,过去在自主创新的政策推动下,很多外商往往认为只要是被告或原告举起自主创新的大旗就会胜诉。但接触姜颖审理的一些案件后,外商见证了根据法律和事实判决,坚定对中国投资环境的信心。

  “名片不能有一粒污点”

  审理过的大量案件中,姜颖印象最深的是“石油钻井方法”发明专利无效案,起诉状、答辩状足有80多页,证据材料几百页,当事人争议的焦点问题11个,“当时看材料看得眼睛都花了”。

  最终,她写完涉及大量专业术语,长达30页的判决书。

  “咱们没有名片,判决书就是咱们的名片”。这是姜颖在知产庭著名的一句话。

  袁伟说,他工作第一年作为书记员和姜颖搭档审理一件案子,他经过校核认为判决书已没有问题。没想到宣判的头一天晚上,姜颖加班又进行校核,发现判决中经审理查明部分当事人的名字应该是“某某有限责任公司”,结果写成“某某有限公司”。

  第二天一早,姜颖把袁伟叫来重印判决书,正值年底工作最忙的时候,袁伟有点不情愿。他认为,“国家公司制度中的有限公司就是有限责任公司的简称,两者是一样的,不会造成混淆或者不一致的情况发生”。

  但姜颖说:“咱们的判决书就是自己的名片,这个名片不是靠印刷精美或者职务高低来评判的,而是看你的判决是否响当当、硬邦邦来说话的,你愿意在自己的名片上落着一粒污点吗?”

  分娩前一天还改判决书

  对判决书的“洁癖”一直贯穿着姜颖的整个工作生涯,甚至是分娩的前一天。

  “现将我修改过的判决稿发给你,如有不合适的地方,或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请及时沟通。另将相关案件的判决发给你参考”。

  2010年9月14日,知识产权庭法官助理许波收到一封电子邮件,发件人就是姜颖。

  一天后,姜颖生下了女儿“鱼宝”。

  说起此事,许波有些后悔。

  当时许波请姜颖为自己的一份判决书草稿把把关,此时的高龄产妇姜颖已在医院待产了。

  许波说,打开邮件看到判决书草稿已改得“面目全非”,密密麻麻、红红绿绿的小字填满了整篇文稿,在每一处修改的地方还有红色字体说明为何修改。

  姜颖的前任庭长曾半开玩笑地告诫她,“要热爱工作,但不要与工作谈恋爱”,姜颖说:“已经来不及了,我不仅与工作陷入热恋,甚至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今,“鱼宝”已经一岁多,家人说“鱼宝”从出生到现在大部分时间是跟爸爸在一起,学会了叫“爸爸”一个多月后才开始叫“妈妈”。

  姜颖选择了开微博记录女儿的成长。

  2012年2月3日晚上十点多,她写道:“今晚回家太晚,匆忙查看一下鱼宝的伤情就给她吃奶瓶睡觉了,也没顾上亲亲她”。

文章出处: 新京报
本网发布时间:2012-4-10 10:06:58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