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更多头条
张敬伟:摸不着的“老人头”远不止伤害消费者

  在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知识产权部的打假名单中,有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品牌——老人头。但据意方查证,在意大利根本没有这样一个品牌,“老人头”究竟来自何方?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市场上有十多家“老人头”,来自意大利、法国、英国等不同地方,令人摸不着头脑(今日本报A13版)。

  意大利知识产权部门对中国开出了打假名单,对全球第二的中国而言无论怎么说都是奇耻大辱。即以老人头而论,现在依然堂皇在各地商场鞋店专柜兜售着源自意大利的“光辉历史”。

  若只是国内企业为了市场为了赚钱,造个“老人头”的洋品牌来忽悠消费者,那不算耻,只能说是资本的贪欲;可是这个“老人头”在国内市场逍遥那么多年,一众监管部门颟顸无知,任由其纵横市场,赚得钵满盆满,而且生根发芽,原产国从意大利蔓延到法兰西、英吉利,就是十足的国际笑话了。

  监管不力,是法的难堪,更是权的尴尬,当然也折射出市场秩序的紊乱。放任“老人头”这类假洋品牌,说白了也暴露了中国市场的短板:中国依然处于浅尝辄止的制造大国层面,升华到中国创造还有漫漫长路要走。

  很简单,若时光穿越到700多年前,若意大利佛罗伦萨或米兰的制造者粗制滥造出中国的元青花,愚弄欧洲的王室贵族,信息传到元大都,让当时的中国政府情何以堪。岂不是要嘲弄西洋鬼子暴殄天朝文物?

  不客气地讲,“老人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耻标本。所谓国耻,并不仅仅是外侮的侵凌和国权的沦丧,还包括自渎自侮导致的国家声誉受损。

文章出处:扬子晚报
本网发布时间:2012-4-1 9:09:17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