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更多头条
22位作家向苹果维权 以法律手段杜绝"网络侵权"
    日前,22位中国知名作家向苹果公司集体维权。该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此事的起因是,近百部文学作品在没有得到任何授权的情况下,被摆在苹果应用商店出售或免费下载,且苹果公司并未支付作家相应报酬。 

    苹果并非著作、网络著作侵权第一人。在此之前,谷歌公司和百度文库等也曾因为类似的侵权事件被推上风口浪尖,并在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后纷纷表示整改。作为一家国际知名公司,苹果公司也应该对作为其应用程序下载和交易平台的应用商店进行严格审查,明确相关上传程序和产品的版权责任,以杜绝各类盗版侵权行为。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以及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阅读终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世界范围内出版发行形态正从纸质出版发行迅速向数字出版传播转变,一些出版发行公司和相关营销商也纷纷采取应对之策。近日,大英百科全书公司就向外界宣布,在全球具有权威性的、出版历史长达244年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停止推出纸质印刷版,但将继续提供电子版本。在此之前,我国的一些网上商城也开始进行电子书销售。可见,如何更好地保护相关著作电子版的知识产权,进而保护好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和创作积极性,激发社会整体创造活力,已经成为现实发展的迫切需要。 

    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去年初,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公布《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对“以营利为目的”的认定问题、“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认定问题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并对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侵权作品行为明确了定罪处罚标准。根据该《条例》和《意见》,相关作家可通过有关部门,以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但需要指出的是,仍有不少个人和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法律意识淡薄,乐于享用“免费的午餐”,盗版侵权行为易发的根源正在于此。盗版侵权的危害在于,它不仅使相关作家的合法收益受到影响,更容易使人们变得依赖于“剽窃”别人的劳动成果,从而丧失自身的创新能力。因此,无论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角度,还是从保护每一个人知识产权的角度,每一个人都需要加强自身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培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文章出处: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本网发布时间:2012-3-20 9:44:05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