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更多头条
深圳唯冠:下一步将阻击iPad3

  产品下架、可能面临高额罚单……在苹果股价冲破500美元的同时,其在中国却陷入一场商标官司的泥沼。一审败诉的苹果iPad2产品本周以来遭石家庄等地工商部门查扣,沈阳、泰州等地陆续下架。此外亚马逊中国、苏宁易购等电商网站上的iPad2也已下架。

  针对此案,法律界的观点激烈冲撞。而据《IT时报》从深圳唯冠代理律师处得到的独家消息,唯冠则将趁势追击,继而强势阻击iPad3!

  上海还未作出“下架”决定

  本周记者走访沪上各类大型数码卖场,发现iPad2正如常销售,商家均表示并无收到下架通知。对此,“上海工商”发言人徐上虽向记者表示不便深入表态,但其在个人微博回应道:“尤其需要声明的是上海工商截至目前没有作出过‘下架’的决定。请大家不要以讹传讹。”

  而在全国范围,深圳唯冠在2011年12月5日被深圳法院一审判决胜诉后,以iPad商标的合法持有者身份,已向9省市20多个工商部门投诉要求下架iPad产品,据知其中半数工商部门近日都已采取了行动。

  汉卓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首席律师赵虎认为这一状况并不合理。他告诉《IT时报》记者,目前苹果提起的二次诉讼只是针对商标的归属权,即使二审再次败诉也要有待唯冠方面向法院反诉苹果商标侵权,才能涉及到商标侵权的认定:“司法才是最终的认定,假如最终法院未判定苹果侵权,工商部门的仓促查扣行为给苹果造成的损失如何弥补?”

  对此,唯冠代理律师马东晓向记者解释称,外界对“下架”的理解有误,其目的只是为了配合调查的“暂扣”,而非查处。

  二审苹果亦难翻盘

  不过对于与苹果官司的前景,马东晓十分有信心。尽管许多果粉纷纷认为深圳唯冠是“山寨IPAD”,并有人指责其属于恶意抢注商标,但事实或许并非如此。深圳唯冠对该商标的注册远在2001年,当时苹果还未推出iPad产品。

  马东晓表示,其实之前向北京西城区工商局投诉,以及向上海浦东法院提起商标侵权案诉讼等,所针对的都只是苹果在该地区的渠道商:“其实从未直接针对苹果公司,我想这能反映唯冠还是保留着与苹果沟通的态度。”

  但是,苹果似无和解之意,在日前的一份公告中称:“多年前,我们购买了唯冠公司在全球十个不同国家的iPad商标权。唯冠拒绝承认和履行涉及中国部分的协议。”

  对此,马东晓向《IT时报》记者详解了多年前那份商标转让协议的签署细节。他表示,当时法定代表人杨荣山只是以中国台湾唯冠公司的名义授权给一位麦先生,与英国IP公司签署了转让协议:“苹果认为其中所涉及的国家中是包括了中国,但实际上是其律师团队的一个失误。因为即使获得中国台湾唯冠的授权,出售范围也无权包括中国大陆由深圳唯冠注册的商标。”

  他还提到,苹果其实已经机关算尽。因为当时台湾唯冠完全不知合同的另一方英国IP公司实际在与自身同行业的苹果掌控之下,从缩写名称以为对方只是一家知识产权(英文缩写为IP)应用发展公司。“当时还有过明确承诺,买商标后绝对不会使双方在电子行业产生冲突,所以才同意转卖。哪料它转手就卖给了苹果。”马东晓表示。

  不少律师均认为苹果在二审中能够胜出的几率不大。赵虎向记者表示:“如果在美国,或许法院会在庭审中倾向于实际赋予商标最大商业价值的一方,但依据国内法律,还是会倾向于商标的实际注册方。”

  阻击范围或扩大至水货和iPad3

  其实,苹果此前在中国遭遇商标问题曾处理得很漂亮,比如曾以365万美元从汉王手中购得i-Phone相关商标所有权,为何此次却造成如此的僵局?

  不少人认为是由于深圳唯冠目前负债累累,因此必须在商标问题上向苹果狮子大开口。马东晓却表示,外界传闻的向苹果索赔100亿、300亿纯属度测:“唯冠自己都没有说过这种数字,实际上此事闹到这步田地的主要责任在苹果。至少在2005年,苹果就已经意识到中国的iPad商标问题,却没有积极的应对,最后采用了最笨的方式,强行向法院诉讼。其实双方在去年12月才有过唯一一次接触,苹果依然没有提任何合理的解决方案。”

  据悉,目前当地政府为挽救高额负债的唯冠,已组成了一家公司策划其重组方案,该公司目前则已与一些美国律师事务所有所接触,可能将苹果告到美国。

  某些业内人士表示,唯冠禁得了苹果的行货,却未必能禁得了水货,唯冠方面则表示目前只是针对单一渠道商诉讼,如果将来直接诉讼苹果公司,那么即使是带有iPad商标的水货在中国内地也将不允许销售。此外,马东晓还透露:“下一步就将是阻击iPad3!”

文章出处:IT时报
本网发布时间:2012-2-20 9:13:06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