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学术讨论
当前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几个着力点
蒋志培

                     

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和保护力度的分析,不论在国际,还是在我国经济各领域和社会各界上都是有不同观点的。是仍存在保护薄弱、执法不力现象,要强调保护并强调加强保护,还是认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我国已经过度,超越了经济发展的阶段?在舆论已经多元化的今天,已经常常是产生争论的话题。即使是执法实际部门在实践中也会遇到是宽些还是严些等“度”的把握问题。对知识产权保护现状的分析是否科学正确,会直接涉及到知识产权法律的能否正确实施。

面对一些地区、一些领域假冒伪劣行为的猖獗和侵权盗版的屡禁不止,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知识财产的涌现和迸发,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应该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最高法院在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时,得出这样的结论:加强保护是当前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要矛盾、基本定位和政策取向。同时指出,要充分认识加强保护的深刻内涵,加强保护是一项动态的系统工程,需要针对知识产权保护中的突出问题,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将加强保护落到实处。言外之意,加强保护是当前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旗帜鲜明。同时加强保护不是一句口号那样简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工程,也只有提出运行一个系统工程才是能够应对挑战的。

在最高法院最近的文件和会议精神中,都提出了在加强保护中的“分门别类”、“宽严适度”、“强化利益平衡观念”等新提法。正确地解读是,在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宏观政策指导以及在对知识产权个案的审判中,都要注意分门别类和宽严适度,注意适应各类知识产权的属性和特点,符合各类不同知识产权的功能和保护需求,使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更加适应我国所处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更加符合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加符合我国文化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要求。在加强保护中还须强化利益平衡观念,把利益平衡作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重要基点,统筹兼顾智力创造者、商业利用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协调好激励创造、促进产业发展和保障社会公众权益之间的关系,使利益各方共同受益、均衡发展。同时,今后要继续按照深入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部署和要求,要充分发挥司法保护在知识产权整体保护中的主导作用。

根据最高法院的整体要求,今后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着力点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加强涉文化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是要加强专利权保护,积极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三是要加强商标权保护,积极提升我国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四是要依法审理好竞争案件,创造公平有序、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

五是要依法加大制裁力度,便利权利人维权。

应当说,这五个方面抓住了今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关键问题,既有全局的把握又有具体领域法律适用的延伸;在各个领域又分门别类地会有具体的分析和要求。这在去年底最高法院公布的“发挥审判职能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司法文件”中都有论述,应当引起关注。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12-2-13 6:28:07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