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更多头条
济南工商介入iPad侵权调查 苹果公司面临"围剿"
    深圳唯冠起诉苹果公司iPad商标侵权案件,在法庭诉讼进入上诉环节后转向了工商环节的“行政处罚”交锋。唯冠方代理律师谢湘辉6日告诉记者,继北京之后,济南和徐州工商部门也开始与其联系,调查当地市场苹果iPad涉嫌侵权情况。一旦北京工商立案调查结果出炉,苹果公司在中国将面临一场工商“围剿”。
  只因为被告方为享誉世界的苹果公司,这场原本普通的知识产权纠纷,成了当下的热点话题。早在2010年,早于苹果公司在中国注册iPad商标的深圳唯冠公司,便在美国与中国两地同苹果公司展开iPad商标侵权诉讼。
  在司法诉讼暂时停息后,唯冠又在工商领域对苹果展开围剿。唯冠代理律师谢湘辉告诉记者,在最终判决结果产生前,iPad商标在中国的所有权依然归唯冠所有,苹果公司目前在产品上使用的iPad属于侵权。
  据此,唯冠主动向北京市西城区工商局提起苹果公司侵犯iPad商标权的“行政处罚”申诉,“我们的申诉得到西城区工商局的立案调查,虽然调查结果尚未公布,但这一案例的成功会产生极大的扩散效应。”
  谢湘辉告诉记者,“目前已有山东济南市工商局和江苏徐州市工商局主动联系我们,咨询并寻求iPad商标侵权案的工商立案调查事项。唯冠方面也认为在与苹果公司的维权诉讼中,工商立案调查成本低、见效快,而且容易在全国引起连锁反应。”
  对于苹果iPad的商标侵权行为,省城工商部门表示,按照国家工商总局颁布的《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只要有人举报苹果iPad涉嫌商标侵权并调查属实,将依法对侵权商品销售进行查处和处罚,具体处罚数额将根据最终调查结果确定。
  深圳唯冠及其大股东机构表示,如果与苹果公司针对商标侵权的诉讼无法达成共识,不排除除了在各地工商部门主动联系唯冠进行侵权调查外,唯冠方面将主动在全国展开工商行政诉讼。

 

知识产权竞争左右IT业格局

  其实这场在中国上演的知识产权纠纷,只是苹果公司目前在全球与各个竞争对手展开商标专利大战的一个缩影。
  就在6日,苹果公司刚刚在德国与摩托罗拉公司关于iPhone、iPad的专利纠纷达成和解,在此之前,因为涉嫌侵犯摩托罗拉技术专利,苹果公司的产品一度在德国禁售;而在澳大利亚,苹果公司正加紧对三星公司展开侵权诉讼,以报自己在美国的专利诉讼战中输给三星的“一箭之仇”。
  为何各大手机厂商之间频发专利诉讼大战?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刘春荣曾表示,近几年苹果、三星、HTC、谷歌等业内巨头之间就智能手机展开激烈竞争,其中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领域的争夺与诉讼,成为各大企业之间搏杀的主要方式。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张平认为,知识产权诉讼本质是商战的工具,通过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及产品所有权的争夺,诉讼方一方面能够了解对手的实力,另一方面还能直接以侵权、禁售等法律裁决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
  曾专题研究过IT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方立维表示,对于日新月异的IT业来说,对知识产权产品的占有和保护,成了企业安身立命之本,“像去年谷歌对摩托罗拉的收购、苹果巨资购买加拿大北电的通信专利,都是为了保持专利技术优势展开的并购。”
  可以预见,在产业格局、市场地位尚未完全确定前,类似唯冠与苹果争夺iPad商标权的知识产权纠纷,将会在公众视野中不断上演。

商业纠纷还是道德暗算?

  如果没有唯冠的破产,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iPad商标权之争。
  公开资料显示,发起对苹果公司商标侵权诉讼的深圳唯冠公司,是台湾唯冠集团在大陆的子公司。2008年金融危机使公司濒临破产。
  根据唯冠的公告,中国银行、民生银行等8家大股东,共在这次企业危机中遭受了1.8亿美元的损失。面对不利的财务状况,对唯冠进行债务重组的和君创业公司看上了唯冠仅剩的一笔财富——iPad商标在世界多个国家地区的使用权。
  据公开报道,和君创业于2010年,向苹果公司提出的100亿人民币的侵权赔偿要求,遭到苹果公司拒绝后,双方展开司法诉讼。
  苹果公司称早在2009年就同台湾唯冠集团就iPad的商标使用权达成转让协议,作为子公司,深圳唯冠已不拥有商标使用权。
  但深圳唯冠代理律师谢湘辉告诉记者,在中国商标局的登记中,iPad的所有权依然属于深圳唯冠。“深圳唯冠对iPad商标的所有权与台湾母公司没有关联,这也是苹果公司一审败诉的根本原因。”
  对于目前唯冠与苹果公司诉讼后的复杂利益根源,谢湘辉告诉记者,这只是一场普通的知识产权诉讼,与道德评判无关,“即便说到道德层面,有句古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法理层面上,苹果公司的确侵犯了唯冠的利益。”

文章出处:齐鲁晚报
本网发布时间:2012-2-7 14:08:50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