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岁末,最高法院连续发力,将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导作用,列入法院2012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最高法院院长王胜俊继11月对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座谈会作出 “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的批示后,12月14日在最高法院贯彻中央经济会议精神时又强调: “要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依法审理好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案件,加大对知名品牌、驰名商标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保护力度,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在稍后召开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最高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沈德咏更是明确要求, “ 要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依法审理好各类知识产权案件,认真总结知识产权案件审判经验,不断完善网络著作权、专利授权确权、专利侵权、商标授权确权等案件的审判标准,切实提升知识产权审判质量。要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由知识产权审判庭集中审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试点工作,发挥整体保护效能;进一步完善基层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业务机构设置,有效提升基层法院知识产权审判水平,进一步扩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影响力。”
2011年12月28日负责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知识产权审判庭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发出了《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二○一二年工作要点》。该要点开宗明义:为贯彻落实好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部署,2012年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要抓住科学发展主题,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重点突出司法办案,强化队伍建设根本,做好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相关准备,加强对全国法院知产审判工作的指导与监督,继续完善知产审判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设,增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导作用,进一步提高司法保护的能力和水平,为推动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经济自主协调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2012年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将抓好执法办案,进一步增强司法对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性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加强案件审理和审判管理,确保司法公正。依法妥善审理好各类知识产权案件,进一步完善审判流程管理,健全结案定期通报制度,严格审限管理,统筹兼顾,科学调度,有效提高审限内结案率,努力实现办案质量、效率与效果的有机统一。高度重视提高第一审初次裁判的正确率,使当事人及早获得司法公正,进一步提高服判息诉率和减少上诉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加大依法调解力度,促进社会和谐。将依法调解工作贯穿于审判的各个环节,积极创新调解方式,不断完善诉讼与非诉相衔接的纠纷解决机制,努力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第三、大力提高法律文书质量,发挥导向作用。举办第三届全国法院优秀知识产权裁判文书评比活动,评选并表彰一批优秀的知识产权裁判文书,推动知识产权裁判文书质量的提高。积极发挥裁判的引领和导向功能,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提升全社会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法治文化。
第四、拓宽审判公开渠道,不断增强司法透明度。坚持庭审公开、听证公开、文书公开,保障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司法公正。进一步提高“中国知识产权裁判文书网”和最高人民法院网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子网站的管理维护水平,不断增进社会公众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理解和认同。
2012年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将更为繁重和复杂,为了保障知识产权法律实施和全年审判工作的完成,工作重点强调要进一步加强调研、司法解释工作,不断明晰裁判标准和司法政策。
第一、做好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相关各项准备工作。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知识产权审判专项检查活动,组织专门力量,做好充分准备,总结知识产权审判取得的成绩、查找存在的问题,研究拟定贯彻、提高工作水平意见,推动知识产权工作机制的完善。
第二、起草好计划制定的司法解释及指导意见稿。进一步加大调研力度,认真总结知识产权案件审判经验,起草审理网络著作权案件的司法解释,起草审理专利侵权案件审判标准的指导性意见,起草审理专利、商标授权确权案件审判标准的指导性意见,及时明确裁判标准和司法政策,回应满足社会各界和公众的司法需求。
第三、加强审判服务大局课题的调研。根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局要求,开展涉文化领域知识产权案件的专项调研,重点调研民间文学艺术、传统知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有关卡拉OK以及药品说明书、专利说明书相关版权争议问题和有关驰名商标的司法保护等问题,总结审判经验,审慎研究完善相关司法标准和政策。
第四、加强知识产权诉讼程序相关热点、难点和新问题的调研。针对当前审判实践中突出的证据规则适用问题,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调研,建立健全体现知识产权民事诉讼特点的证据制度,切实降低维权成本;针对知识产权案件管辖及滥用管辖制度问题,开展案件管辖专项调研,规范案件管辖制度,防止人为制造管辖连接点,保证管辖制度的稳定性;针对版权、商标领域的商业维权现象,开展商业维权专项调研,分析形成原因和影响,提出针对性的应对规范方案。
第五、适时组织召开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座谈会,等等。
此外,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发出的2012年工作要点还对加大能动司法力度,积极服务国内国际大局;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优化审判资源配置等作出了规定。要求进一步完善基层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业务机构设置,有效提升基层法院知识产权审判水平。结合各地发展实际和审判工作需要,研究设立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调研基地,打造“多位一体式”工作平台,增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高法院还将举办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研讨班,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机制,推进由知识产权审判庭集中审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试点工作,建立知识产权民事、刑事和行政审判协调机制,努力构建资源优化、科学运行、高效权威的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发挥整体保护效能。优化知识产权案件管辖布局,适当增加管辖一般知识产权案件的基层法院,鼓励中、基层法院根据工作需要开展跨地区划片集中管辖,合理配置审判资源,等等。(本网综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