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更多头条
知识产权保护催生产业联盟

  由昆明北理工科技孵化器及在孵企业联合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共同组建的“昆明五华知识产权创新联盟”,建立了知识产权集体保护机制,成员可依靠集体和社会的力量,提高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同时,成员与成员之间、成员与其他科研院所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

  引导企业设立专管部门

  国际上著名的大公司都设有知识产权部,为企业经营发展决策服务。如日本日立集团从事知识产工作的有310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有250多人。我国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也设有总裁直接管理下的知识产权部,共有30多人负责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全面开展。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的建设,是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企业研发管理水平、知识资本利用和运营水平、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可是,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却显得有些遥远。

  昆明北理工孵化器相关负责人介绍,孵化器内的在孵科技型企业均为初创型小企业,由于其资金、人员、制度的欠缺,导致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不够,知识产权工作严重滞后于企业的发展速度。当企业的知识产权被人侵犯时,由于自身条件因素的制约,也无法进行有效的知识产权维权。

  孵化器成立了专门的联盟以后,不仅引导企业建立了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和人员,还随时关注市场信息,监控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促进成员间资源共享

  同时,知识产权创新联盟也为企业“抱团发展”搭建了桥梁。上述负责人介绍,在孵化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些企业已形成大量知识产权资源沉淀,可又有些企业在寻找同样的知识产权资源,导致资源严重浪费。

  为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2010年孵化器尝试搭建了“生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 “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通过两个产业联盟的资源整合,昆明五华知识产权创新联盟诞生了,很快让在孵企业看到了效果。联盟为昆明创尔优科技有限公司与昆明绿电科技有限公司搭桥牵线,共同研发了“向日葵”太阳能跟踪控制器,使该产品与固定支架太阳能发电相比,提高发电量10%以上,造价还比之前的进口产品低了3倍多;昆明康吉云科技有限公司找到了昆明铭飞科技有限公司,请其为自己设计了“康吻”餐筷保洁盒的模具,减少了必要的支出……这一系列合作案例的成功,增强联盟内企业共同发展的信心。记者郭曼报道

文章出处:昆明日报
本网发布时间:2012-1-18 9:32:01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