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更多头条
商务部:外媒指责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报道不客观
    针对近期西方媒体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指责,中国商务部条法司司长李成钢13日在北京表示,国际上近年来已形成一种批评中国的氛围,似乎客观介绍中国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他说,“我们对于形成这种氛围感到遗憾,因为中国政府已多次表明,而且用实际行动证明,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坚定的,态度是明确的,行动是持续的”。

  李成钢在有关中国打击侵权假冒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上述表示。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也在同一场合指出,前一时期有些国家特别是一些外国新闻媒体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没有进行客观报道的前提下,对一些地区作出了评价。

  姜增伟说,中国早前开展的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一些地区和一些领域侵权假冒伪劣高发态势得到了遏制。但是一些地区和领域侵权假冒现象反复出现,使外界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形成了一些偏见,认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情况没好转。

  据姜增伟介绍,在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珠三角地区,还有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内陆省区和地方,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侵权假冒伪劣问题。这些情况与当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联系。个别省市的情况已引起官方关注,在专项行动期间进行了重点整治。

  不过姜增伟也指出,当前诚信问题确实成为中国面临的社会问题之一。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领域出现诚信问题是正常的,但必须得到有效解决,否则就会影响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和谐,而且会损害中国国际形象。
文章出处:中国新闻网
本网发布时间:2011-12-14 9:57:27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