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更多头条
吴学安:苹果落败IPAD商标权的启示

  近期,备受业界关注的IPA D商标权一案一审判决。深圳中级法院认为,原告美国苹果公司及IP申请发展有限公司(IPA pplicationDevelopment Lim-ited,简称“IP公司”)主张的商标权归其所有不能成立。分析人士在得知一审判决后纷纷表示,预计苹果公司很快将上诉,否则将变成侵权,而商标使用补偿更是可能会达到巨额的上百亿元。

  此次IPA D商标争议可追溯到10年之前,2001年6月和12月,唯冠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唯冠控股”)旗下子公司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简称“深圳唯冠”)分别在中国商标国际分类号第9类(即电子产品)上获得了IPAD文字商标和文字图形结合商标的商标专用权,并将该商标使用在其自主研发的液晶显示器等电子产品上。2006年苹果公司的IPAD入市,并开始计划推出苹果电脑。在进入欧洲市场时,才发现IPA D商标归唯冠公司所有,这也就拉开了苹果公司与唯冠的商标权之争。

  虽说,苹果公司曾以撤销闲置商标等理由要求起诉唯冠公司,但唯冠公司以产品仍有库存为由主张自己的商标权。此后,在2010年初,苹果公司曾找到深圳唯冠商谈,因为根据中国商标法,如果不能取得唯冠深圳公司的授权许可,苹果公司在中国市场销售iPad1就将是违法侵权行为。由于当时深圳唯冠提出了数千万美元的授权使用费,双方没有谈拢。为了将产品推向市场,苹果公司就以从唯冠台北公司已购买了商标使用权为由,将深圳唯冠告上法庭。

  深圳唯冠面对如此巨无霸对手,之所以仍然底气十足,是因为商标采取“注册在先”原则,苹果商标官司的胜算不大。

  商标是品牌的核心,也是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给企业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带来超额的利润,所以商标权也被譬喻为“永动的印钞机”。

  唯冠科技在美国苹果公司状告商标归属案中一审获胜,表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面对国际化知识产权的纠纷中,敢于据理力争,敢于运用法律制度实现自己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看,唯冠科技与苹果的商标纠纷,为国内企业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和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再次提供了启示。

文章出处:经济参考报
本网发布时间:2011-12-13 9:48:36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