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更多头条
创新不再是高收入国家“特权”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近发布的该组织自创建以来的第一份全球知识产权年度报告指出,全球专利申请和研发投入正逐年增长,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创新研发日趋活跃。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这份名为《变化中的创新》的报告指出,全球专利申请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80万件激增到2009年的180万件。全球专利税和专利许可费从1970年的28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1800亿美元。各种不同规模的专利交易机构及代理机构方兴未艾。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说,创新是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驱动力,同时也是企业角逐国际市场的关键。专利市场可促进企业更加专业化、更具创新性、效率更高,并让企业掌握的知识得到充分运用。

  高锐指出,全球研发创新的旧格局正在变化,创新不再是高收入国家的“特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技术差距在缩小。目前,高收入国家将国内生产总值的2.5%投入研发,这些国家的研发投入占全球研发投入的七成,同时中低收入国家也在逐步加大研发投入。以中国为例,1993年至2009年间,中国的研发投入增长显著。2009年,中国的研发投入总量在全球名列前茅。

  报告称,技术创新日趋国际化,一项专利的共享者不一定仅限于一个国家。跨国企业将其研发机构设置在不同国家,特别是中低收入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在提升,因而也更加需要创新。

  报告强调,以通信、软件、视听技术、特别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领域为例,专利申请活动大幅增加。同时,业界也担忧层出不穷的新专利可能会出现重叠,影响创新进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建议决策者与业界创立协作机制,避免专利泛滥现象阻碍创新。

  报告还指出,不少国家、特别是高收入国家都鼓励高校和公共研究机构投身创新活动,并支持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将研发成果市场化。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高校和公共研究机构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文章出处:新华社
本网发布时间:2011-12-13 9:46:54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