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更多头条
超八成广东家具企业缺乏知识产权意识
  由国内知名企业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专家——北京华凯弘信咨询公司近日完成的一项市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八成的广东家具企业缺乏商标、专利意识,九成以上的家具企业目前处于弱品牌、产品低附加值的生存状态。

  今年7月份以来,北京华凯弘信咨询公司对广东的2000家家具企业发放了“知识产权专项调查”问卷,并实地走访了佛山、东莞、深圳等30余家大、中、小型家具企业。截至11月底,项目组共回收问卷1603余份。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企业知识产权运用情况、企业品牌创新规划等。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在接受该项市场调查的1603家广东家具企业中,“已向工商部门提交商标注册申请”的企业不足三成(453家,28%),“已向国家专利主管部门提交专利申请”的企业不足三成(427家,27%)。其中“已获得注册商标”的企业有221家,“已获得专利(含外观)”的企业有221家;拥有3项以上自主知识产权(含专利)的企业不到7%(120家)。

  品牌意识的淡薄与产品同质化严重,构成了广东家具企业的一个重要现实特征。调查统计显示,超过83%的受访企业(1334家)承认自己的产品没有个性、与其他企业同质化,且营业额主要来源于粗放式的市场销售,其中,超过90%的企业表示,为了拉动销售额,“经常采用价格战”。

  我国的家具业已经成为一个全产业链、竞争充分的行业,各种类型、各种重量级的家具企业,在同一个市场上争抢份额,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受访企业中,有90%以上企业(1460家)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他们普遍认为,通货膨胀、原材料价格上涨、物流成本提升,已经成为企业近两年来生产经营的主要压力。与之相对应的是,15%的主要从事外贸生意的受访企业(26家)表示,人民币升值、国际经济形势不景气,对其生产经营带来了不可预期性。

  一方面是自身品牌的缺失,一方面是对打造品牌充满期待,这是受访广东家具企业眼下的另一种真实境况。在1603家受访企业中,超过90%的企业(1586家)认同“知名商品是巨大的无形价值”、“品牌能创造更大利润”的观点,且认为“专利是走向国际化的重要筹码”。此外,有76%的企业(1226家)有过傍“洋品牌”、傍国内其他“著名商标”或“驰名商标”的冲动。

  上述调查问卷还涵盖了产品设计能力、环保标准及水平、市场定位等诸多细节问题。虽然广东家具业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但由于从事家具生产、经营的企业普遍缺乏支持产权规划意识和实际的创新能力,无论是在产品研发,还是在市场综合运营上,都与国内外行业巨头存在相当明显的差距。

  北京华凯弘信咨询公司课题组认为:虽然广东的家具企业在产值、市场份额上都占据了全国的三分之一强,但至今仍未出现一批可以统领该区域乃至全国家具行业的“超级品牌”。

  北京华凯弘信咨询公司课题组认为:如果广东家具企业在品牌综合运营上无创新,在产品定位上同质化,那么,其现有的市场占有优势在不久的将来都可能归零。未来广东家具产业必将迎来一场“洗牌大战”,最终能生存下来的必将是那些品牌定位清晰,经得起市场、时间、品质考验,拥有自身商标和专利的、在整个产业链条上都处于向最高标准晋升的“大牌”。
文章出处:中国企业新闻网
本网发布时间:2011-12-13 9:40:47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