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更多头条
西方年产值达数百亿美元 我国的艺术授权刚起步

   日前,国内首个艺术、动漫品牌授权服务平台在北京798艺术区成立。艺术授权,在国内可能还是个新名词,但已经被很多业内人士视作艺术界的“新金矿”。判断的依据,则是基于西方每年由艺术授权衍生品“烘焙”的数百亿美元的大蛋糕。 

    但是,相较于西方艺术授权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和运营机制,我国的艺术授权不仅面临构建机制的压力,也有来自山寨和盗版的威胁。正在“开荒”的先行者,在欣喜和担忧中摸索着前行。 

    4.255亿元,这是齐白石画作《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今年被拍卖的价格。这个数字是否会让你觉得艺术离生活很遥远? 

    那么,假设一只普通的茶杯卖10元,印有齐白石《雀跃樱桃》作品的茶杯卖13元,你或许就能承担得起。 

    从4.255亿元到13元,艺术变得触手可及,艺奇文创集团做的正是让艺术与你我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艺术授权。 

    暖 

    一季度艺术授权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倍 

    像艺奇这样的艺术授权经营组织,就是处于艺术品作者与销售市场之间的组织,通过取得艺术品著作权人的许可,面向市场将其进行深度开发,提供给厂商等需求者,实现跨产业、跨区域授权经营,使艺术的价值附加到相应产品或服务中。 

    “通俗点来讲,艺术授权商就相当于连接歌手与市场的唱片公司,或者说是连接作家与读者的出版社。”艺奇董事长郭羿承解释。 

    艺术授权在国外已经发展30余年,规模日大。而中国的相关市场却始终未见起色,直到2011年的到来。 

    统计数字表明,今年第一季度,中国艺术授权市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0倍以上。另一方面,不管是“十二五”规划纲要,还是十七届六中全会,国家政策对于文化产业青睐有加,着力将文化产业打造成国家支柱产业。这些因素让不少业内人士将今年视作中国艺术授权的黄金发展期。 

    在郭羿承看来,中国艺术授权的市场潜力是毋庸置疑的。据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发布的《2010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2010年我国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金额589亿元,而在美国,艺术授权的生产总值是拍卖总成交额的3倍,据此推算,我国艺术授权生产总值可达1767亿元。但是目前,我国艺术授权和衍生品交易额仅为60亿元。 

    艺术授权的“春江水暖”,艺奇已经感受到了。据集团授权事业部总经理李昭莹表示,艺奇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过去我们都是主动找客户去签授权订单,现在企业纷纷找上门来。”  

    令郭羿承看好中国艺术授权市场的另一个因素,是国内博物馆的“热情”还没有被唤醒。“国外很多知名博物馆的授权衍生品市场十分发达,比如大英博物馆,一年光衍生商品就有2亿美元的收入;对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来说,它的门票只占整体收入的20%。” 

    “在国内,2008年免收门票后,博物馆收入来源减少,主要依靠自财政拨款。因此,学习国际知名博物馆开展延伸商品,便成为大多数博物馆的需求。艺术授权的规划也成为当务之急。”郭羿承坦言国内博物馆急需“补课”。 

    疑 

    “过期”著作权能否被授让   

    怀素、齐白石、梵高的大作衍生品,都打着“艺奇授权”的字样。但是,有人质疑,这些人的作品版权都已经“过期”了,艺奇能否再授权“过期”的著作权? 

    也许很多人不清楚,著作权和食品一样,也是有保质期的。著作权法规定,公民创作的作品,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身及其死亡后五十年。食品过期了就要下架,而著作权“过期”了,作品就成了“全体人民的共同财产”,在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知识产权专家王迁看来,“只要齐白石的作品过了著作权保护期,任何人都可以进行复制和传播,不需要征得任何人的许可,也不需要为此支付任何费用。” 

    “甚至以之盈利,也是合法的。”王迁不忘补充道。 

    既然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产”,艺奇自然也就无权去独霸这些“过期”作品。“商家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其他渠道免费获得作品的复制件,加以制作和设计,无需通过中介。”王迁为厂商开出了一条“绿色通道”。 

    “空手套白狼”、“混淆视听”,一些指责便落在艺奇的头上。 

    而郭羿承的解释是,“艺术授权不是‘买卖’权利,实际上是一个通过创意设计及规划为艺术家和厂商赚钱的过程”。据了解,博物馆往往会独家委托艺奇进行文化衍生品的营销。 

    尽管有“绿色通道”的存在,但是一些企业对于艺奇似乎有更多的诉求。“现在的确可以从很多渠道获得画作的复制品,但是我们的产品想要进入高端卖场,就要有一个完整的规划。”深圳市辉宇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安民在今年2月底和艺奇签订了合同,将齐白石的画作印到了自己的陶瓷电器上。 

    据刘安民介绍,他之所以选择和艺奇签约,是看重其市场运作经验。在素材提供上,艺奇会对画作进行进一步的创意设计,出数个方案,一般经过两个月后才正式投产。除此之外,借助艺奇的品牌,产品能在北京、台北等地长期展出宣传。 

    在利益分成上,刘安民透露,自己的公司每年需要付给艺奇销售额的10%作为权利金,虽然成本有所增长,由于自身产品的文化品位,定价高了15%—20%,因此利润增长5%—8%。从产品8月份正式投放市场以来,3个月的销售额已超过1000万元。 

    难 

    复制成本低,产品易被“山寨” 

    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艺术授权在中国的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郭羿承坦承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不足、文化产业人才缺乏、艺术品市场管理体制仍不健全都制约着艺术授权的进一步发展。 

    艺术授权经营具有创意研发设计投入高,但复制成本低的特点。如果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的话,那么创意人员在创作过程中所耗费的大量投资便难以收回。“从整体来看,社会越来越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就要把文化商品变成产值,但是只有知识产权受到保护才能赚到钱。” 

    针对人才方面,郭羿承补充道,“我们不缺少艺术家,也不缺少企业家,但就是缺少有艺术底子同时又有商业头脑的复合型人才,大学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法律的盲区也是艺术授权的难点之一。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巡视员李小磊表示,政府应对艺术授权方面进行支持,首先应加快艺术品市场管理方面的立法工作,使得授权交易有法可依。 

    在网络上搜索中国“艺术授权”的相关信息,查到的企业寥寥无几。跟国外成熟的艺术产业相比,国内艺术产业的分工尚未形成,艺术内容、中介组织、专业制造商这一条产业链的中间环节仍然比较薄弱。艺术授权没有形成气候,也没有建立自己的标准。 

    “中国从来不缺少文化,缺少的是文化产品。”郭羿承对产业的未来依然乐观,“通过交易平台的建立,政府政策的支持,文化资源的支撑,我们一定能够和国外的文化产业抗衡。”

文章出处:人民日报
本网发布时间:2011-11-23 10:15:42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