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更多头条
北京建立知识产权联盟 着力提升行业竞争力
    面对国外专利诉讼压力和国内创新研发瓶颈,行业知识产权联盟正成为提高行业知识产权整体水平和风险防御能力的重要形式。在11月14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专利周联盟专场上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北京已引导成立了7个行业知识产权联盟,有效地推动了集成创新、协同发展,提升了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2008年,北京知识产权局开展了细分行业知识产权联盟工作,引导产业链中的重点企业、科研院所、高校成立了知识产权联盟。 

    联盟旨在联盟成员间构建专利池,形成知识产权共同经营的合作模式,提高和扩充联盟企业的创新转化能力,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以期共建行业标准,共同抵御涉及行业性的专利风险。 

    截至目前,北京市已引导成立7个细分行业知识产权联盟:北京市音视频行业知识产权联盟、北京市智能终端行业知识产权联盟、北京市OLED行业知识产权联盟、北京市智能卡行业知识产权联盟、云计算知识产权创新联盟、诊断试剂知识产权创新联盟和高技术服务业(钢铁行业)知识产权创新联盟。 

    联盟的成立推动了行业集成创新,促进了协同发展,提升了行业整体的知识产权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成立于2009年10月的北京音视频行业知识产权联盟,经过两年的磨合运营,已经在促进技术成果共享、创造专利价值收益、提高知识产权策略运用能力方面初见成效。联盟成员华旗爱国者面对日本东芝的专利侵权主动出击,今年9月胜诉,为国内企业运用知识产权策略做出了榜样。 

    “相比协会、行会等行业组织,知识产权联盟更细分,专注于知识产权相关问题的解决,”爱国者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法律与知识产业部知识产权主管黄晶说,“大多数协会是政府主导,是自上而下的,而联盟是自下而上的,由企业发起组建,企业内在主动性更强,而且联盟规模小,一般5至8家企业,灵活性更高。”
文章出处: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本网发布时间:2011-11-23 10:13:48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