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
首页
- 更多头条
强势文化才有文化安全 中国不能满足于制造
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中提到,让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撑,并且要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这些对于我国的文化产业建设来说,意义重大。对此,观点中国记者采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部副院长陈少峰时,他认为,想要文化作为经济的支撑,就要把文化作为“元素”来做。他说:“从国际跨国企业的运行情况来看的话,凡是能够成为跨国企业的,有影响力的都是很有文化的企业。比如说做设计、做奢侈品、做企业品牌、企业文化、行业文化,等等。大家都知道,奢侈品基本上90%的价值来自于它的文化,而不是来自于它的物质元素。”
陈少峰认为,提高产业质量,就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文化产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许多高端产业是需要文化支撑的,包括在理念上要重视,质量上要诚信、要负责任,企业文化要好、要有品牌。实际上今后的经济产品很多将是无形资产,很多产品卖的是品牌、设计,卖的是一种时尚的感觉和元素。陈少峰强调,我们以前把文化当成了经济的附属品,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现在到了“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时代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没有文化来唱戏的话,唱不好这台戏的。
另外,建立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陈少峰说,首先是以市场为竞争主体的;第二是龙头企业的作用比较突出,业态比较先进,效率比较高,在国内国外都有竞争力;然后有成长性。他表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有几个角度:第一是区别于传统的那种文化产业的业态,它的业态要比较先进,能够跟技术结合;第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一定以市场为基础,以竞争为基础;第三,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应该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打造竞争力,其他的企业跟它相配套,不能是“小而散”,而是有梯队的,产品要有合理的结构布局,这样本身产业才能进入高质量的良性运行。我们目前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竞争,文化制造业的比重占得太大,文化制造业它是物质的部分,物质材料的部分比重太大。所以建立以市场为主体,龙头企业带动全面发展这样一个产业体系,才能够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高质量运行,当然这个产业规模也要达到一定的规模。
当前我国的文化制造业很发达,在国外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制造”,但另一方面我们受西方文化影响非常大,贸易逆差的情况很严重。对此,陈少峰的观点是,弱势文化就会存在着不安全,只有强势文化才能够解决文化安全。所谓“强势文化”,实际上就是有竞争力的文化,这种文化当然要以内容为主,而且这个内容是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这个内容体系叫文化内容产业。他说:“你看美国的文化内容是老少通吃的,我们现在做的好多内容只针对成年人,影响力相当有限。为什么我们要成为“文化强国”?因为只有变成“文化强国”,才能解决文化安全,我们的文化创造力、竞争力、影响力,至少能跟世界上最强的国家能够有竞争,能够有一拼。现在看起来我们的文化总产量比较大,但知识产权含量高的精品,尤其是针对儿童的比较吸引他们的好东西,总体来讲比较少,因此就很容易受别人影响。比较保守的估计,我们的青少年所喜欢的内容基本上有50%以上都来自外面的文化。”因此,他认为,文化内容产业本身不光是内容,还有针对性。
文章出处:中国网
本网发布时间:2011-10-31 10:24:25
[
推荐朋友
] [
关闭窗口
] [
回到顶部
]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