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更多头条
华为中兴专利之争暗中升级 已蔓延到网络公关大战

    距“中华”专利互诉大战过去十日,双方进展如何?是否会最终和解……这一切依旧因双方的三缄其口而显得扑逆迷离。5月9日媒体报道称,华为、中兴原定于5月10日进行新一轮的专利谈判,但目前来看该预定计划恐难以进行。

  本报记者致电公司中兴董秘办,欲对上述说法进行求证,但对方称此事由品牌部统一对外发言,截至发稿,董秘办提供的品牌部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华为专利剑指欧洲,意在美国?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专利互诉案在通信巨头之间多以和解而告终,诉讼本身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诉求。”一位证券分析师对本报记者说,“其实华为最看重的并不是欧洲市场,而是美国,这次的诉讼只是为下一步进军美国做铺垫。”

  分析师认为,从近年的表现来看,虽然华为早在2005年国际收入即占比过半,但华为在外界眼中一直被视为中国本土公司而非国际企业,为进入美国市场,华为近年来积极表现自己是全球公司,“起诉同为中国公司的中兴是一个很好证明自己是国际化大公司的方式。”

  华为2010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海外市场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120,405 百万元,同比增长33.8%,其中,北美和独联体高速增长,俄罗斯从去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复苏,整体市场需求强劲;欧洲保持稳健增长,专业服务保持了较强的需求;虽然印度市场增长放缓,但受益于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等国市场的发展,亚太地区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非洲保持稳健增长,数据/ 语音业务和固定接入在北非保持领先地位,西非网络设备新增份额排名同业第一。

  表面看来,华为年报中并没有刻意强调美国市场的重要性,但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4G大规模应用脚步渐进,华为也在积极为知识产权奋斗,奋斗最终目标就是通过这些知识产权来获得丰厚收益,所以,此次在欧洲起诉中兴,不排除有为下一步进军美国做铺垫的可能性。

  网络水军拥入“中华”大战

  由于互诉的双方三缄其口,“中华”大战进展情况扑逆迷离,从4月28日至今,十天内媒体先后曝出各种事件进展版本:中兴已在欧洲应诉华为、华为中兴被工信部约谈、双方拟在5月10日进行专利谈判……

  有业内人士认为,因为官方的介入,中兴保持沉默多是基于其军方背景;而华为亦不表态则多是习惯,但“双方都会通过网络公关公司做一些小道回应,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据可靠消息,华为此次雇佣了大量水军,分布于论坛、博客、评论以及微博,预计投入在50W+,如果华为内部人有回扣的话,总价会在100W+。”4月30日,易观国际观察家于斌在微博中写道。

  “华为的网络公关公司也找过我,让我代为写篇博客回应,还有一家网络公关公司也找过我,说是“中华”之争,但我一口回绝了,”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回忆。

  “华为起诉中兴也是想占据大部分海外市场的原因之一,因为华为的大部分市场是在海外。现在政府出面,表现的是一种姿态,也是给双方一个台阶下,因此有和解的可能,而对于事态的发展,应该会随着双方面谈后才能了解,但在双方约谈前,各自会多多少少会曝点目的。”上述人士解释,“在官方不适合出面表态的时候,网络小道回应自然应运而生。”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67191980或15810527807
邮箱:leojiang01@qq.com

文章出处:中国资本证券网-证券日报
本网发布时间:2011-5-10 9:11:40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