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政策精神
陈德铭:中国“新时期对外开放战略”将解决部分奢侈品国内价高于国外价问题
 3月20日,商务部长陈德铭出席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2011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并发表演讲。演讲全文如下:

  尊敬的王梦奎主任,

  女士们,先生们:

  今年是中国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加入世贸组织的第十头。借此机会,我愿意与各位交流对中国“新时期对外开放战略”的一些看法。

  十年前,在面临诸多困难和严峻挑战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在制造业、农业、服务业和知识产权等领域,做出了广泛而深远的承诺,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下这个决心,实属不易。

  十年来,中国从一个世贸组织的新成员,通过不断学习规则、熟悉规则、遵守规则,逐渐成为规则制订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政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清理了三千多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平均关税从15.3%降到9.8%,开放了一百多个服务贸易部门。中国企业面对市场不断开放和关税大幅下调的压力,经历了艰难甚至痛苦的调整,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成长。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一些成员对中国是否能忠实履行承诺,曾经抱有疑虑。我们用行动对此做出了回答。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曾对中国履行承诺作出“A+”的评价,这是对中国的肯定和鼓励。这十年的实践也证明,加入世贸组织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也更加密切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实现了互利共赢。今天与会的各位,都是这一进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30年前,中国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只占3%,而在2009年和2010年则超过50%。世贸组织在第三次对华贸易政策审议时指出,在应对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在刺激全球需求方面“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为世界经济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

  近代以来,中国曾经长期闭关锁国,中国人民对封闭导致落后的教训有着切身体会。如今,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对外开放带来的好处,对通过开放实现现代化有着强烈的渴望。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开放有助于利用全球要素,拓展发展空间和机遇;有助于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激发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有助于兼收并蓄世界各种文明成果,增强本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

  经过30多年对外开放的洗礼,中国人的开放意识更加强烈,产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扩大开放的社会条件更加成熟。我们对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满信心。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表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可以说,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已经在中国社会取得高度共识。我们将继续十年前那样的勇气和决心,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创新。

  女士们,先生们,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持续,世界经济受到欧债危机、中东局势动荡、日本大地震等突发因素影响,不确定性增加。全球资金流动性过剩,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胀预期的压力加大。中国国内也面临着环境资源约束增强、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传统比较优势正在逐步削弱,宏观调控政策更趋稳健。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坚持进口和出口并重、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把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动力。

  30年来,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20%。目前,外贸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过8000万,其中60%来自于农村。稳定出口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增长、劳动就业,还关系到城乡协调发展、关系到国内消费可持续增长。我们将加快推进结构调整,着力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新优势,努力保持出口稳定增长。

  近年来,中国更加注重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我们通过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和管理水平。中国进口也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为缓解世界发展不平衡做出了巨大贡献。2010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幅是32.2%,欧盟是30.2%,日本是36.6%,都远高于其自华进口增幅。目前,中国是日本、韩国、东盟、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等国和地区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欧盟的第二大出口市场,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增加从最不发达国家和主要贸易顺差来源国的进口,也希望那些对华有较大贸易逆差的国家能够放宽出口管制措施,为促进双边贸易平衡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事实上,经过我们的努力,中国的对外贸易正朝着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据中国海关统计,2009年中国的贸易顺差比2008年减少了1000亿美元,2010年又进一步减少了126亿美元,今年前两个月还出现了逆差,其中2月份当月逆差73.1亿美元。我们预计,全年贸易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将在去年3.1%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

  我们还注意到,一段时期以来,部分外界人士对中国的投资环境提出质疑。有的朋友甚至问,中国是不是不再欢迎外资了?我的回答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不仅不会排斥外资,相反需要发挥外资更积极的作用。我们将与全球资本共同发展、分享繁荣。

  近年来,中国逐步取消了针对外资企业的一些税收优惠措施,实现了内外资企业“两税合一”,这是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必然要求。前不久,我们公布了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不设置新门槛或行政许可程序,而是参照世界各国通行做法,使政策更加透明、公正,具有可操作性。我们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覆盖境内所有企业,适用于依法在中国设立的外资企业。在政府采购领域,我们将采取公开透明的办法,让内外资企业和产品享受平等的待遇。我们继续欢迎外资企业参与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所有内外资企业在中国都一视同仁。

  我们还将更加重视“走出去”,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平衡发展。200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仅为28亿美元,到2010年已经增加到59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吸收外资的六成左右。预计未来5—10年,中国将逐步实现资本“进”和“出”的基本平衡。我们也希望一些国家改善投资环境,给予中国企业平等准入待遇,切实保护中国企业、机构和人员的合法权益。

女士们,先生们,

  发展中国家翘首以待的谈判已进行了整整十年,谈判能否取得成功,对巩固多边贸易体制,对全球经济复苏,都意义重大。当前,我们面临稍纵即逝的 “机会之窗”,如果各方能真正表现灵活性,在锁定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向前推进,将为世界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增长提供一个切实的体制保障。中国愿意在多哈回合谈判中和各个成员一道,为实现这一崇高的目标共同努力。

  谢谢大家!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11-4-10 21:16:06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