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学术讨论
蒋志培:专利“战争”在中国

专利“战争”在中国

 

蒋志培  教授、高级顾问、原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长

 

近年来,在中国发生了一系列的专利诉讼。请看以下案例报道:

20066月,法国施耐德电气中国子公司被中国正泰集团起诉,正泰集团诉其侵犯了某断路器的实用新型专利权。2009415,施耐德电气和正泰宣布达成全球和解:施耐德电气公司同意支正泰集团1.575亿人民币的赔偿费(约2300万美元)。

 

200810月,微软公司被一家中国公司起诉,诉其侵犯了该公司一项有关RSS信息交流的发明专利权。

 

20074月,三星公司被一家中国公司起诉,告其侵犯了该公司有关CDMA / GSM模式移动通信装置的发明专利权。200812,杭州法院对三星公司发出禁令,责令其向原告支付5000万人民币的赔偿金(约735万美元)

……

 

类似案件仍在中国陆续发生。一些跨国公司之间的专利纠纷,也将中国作为重要的战场之一。有些高科技领域的跨国公司双方的专利许可临近到期,为了达到今后谈判的有利地位,也酝酿在中国法院展开系列专利诉讼。中国作为最活跃的专利诉讼管辖区早在2006年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中国越来越惊人的统计数据表明,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知识产权案件的数目仍呈上升趋势。最高人民法院曾宣布,2009年法院接受的有关专利纠纷的一审民事案件共计4400起,较2008年增加了8.5%。在2010年则更为突出。

 

无疑,技术创新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创新在中国已经成为一项国家战略,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成为人们为之奋斗的远大目标。而专利制度,对专利的创造、管理、使用和保护则成为创新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元素。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利益集团间也总会有一些冲突或纠纷。故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专利诉讼。

 

正泰诉施耐德案象征着本地企业在保护其知识产权方面的意识已有所提高。此案中的高额赔偿将增强其他中国公司向中国法院寻求法律救济的信心。另一方面,高额赔偿可能会促使外国公司在中国提起更多的专利诉讼,因为他们也越来越意识到获得和拥有中国专利的价值所在。

 

成本优势也吸引了全球企业纷纷来中国这个新兴市场投资发展。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专利申请量能超过中国。值得一提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些数据只是少数较小的本地公司在寻求专利保护所创造的成绩。当中国企业像他们的外国对手那样从事知识产权事业时,谁能想象将会是怎样的一个状况?是的,专利诉讼“战争”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国爆发。

 

据外国媒体报道,在2011年,中国专利申请数量将超过日本和美国,并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具创新的国家之一。

 

但是,中国“登峰造极”的道路并不平坦。虽然中国一方面预示着巨大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却提醒世人该国的创新水平在达到美国,欧洲或日本的创新水平之前仍有众多的、一系列的沉重问题尚待解决。中国在专利数量上取得的骄人数据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成为世界顶级的创新者。

 

为了成为创新和技术强国,在高效、精炼使用专利保护机制的同时,要考虑避免专利诉讼战争负面影响,防止其阻碍、窒息科技的发展,中国的专利体系应进行改革和完善。

1.  依我之见,这首先不仅是一个专利体系改革的问题。中国应该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政策,并不断完善国家整体发展机制。

2.  中国的专利制度若要进一步加强和成熟,透明度和一致性是诉讼过程中的必要条件。当事人应当充分相信中国的诉讼程序体系将不断客观、公平地运作。

3.  合理的知识产权司法体系对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至关重要。根据中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发展纲要,中国法院将积极探索和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体系,实现统一、高效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4.  出台司法解释是法律赋予中国最高法院的权力和责任。中国的司法解释适用于中国各级法院的审判活动。最高法院要不断应对经济和技术发展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提出的挑战,不断解决知识产权法律适用中提出新问题。通过及时出台司法解释,进一步引导司法工作、统一司法标准。在未来的几年里,最高法院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诉讼程序,如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专家证人,技术调查和诉前临时措施等。

5.  实践证明,在法院体系中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审判庭与中国司法制度并行不悖,是知识产权案件审判的质量保证,也有助于培养知识产权审判的人才、积累审判经验。如坚持上述基本方法,中国法院再继续探索在需要的地区建立受理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的专门法庭,整合和优化司法资源,是十分必要的。

6.  其他国家知识产权的发展经验对中国是有借鉴意义的。加强国家之间的沟通很重要。从交流中,我们将“去粗取精”,而不只是跟随其他国家的模式,而是要以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作为借鉴和参考并不断结合自己的情况创新改进。

根据完善知识产权的上诉程序的相关要求,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现在也在调查研究在北京建立知识产权上诉法院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我个人认为,知识产权上诉法院的建立将促使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取得的更大的进步,必将造福中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

 

7.  专利诉讼赔偿金的增加将吸引专利持有人更多的关注。因此,这将有助于对专利诉讼数量的增加。但是,为了完善专利诉讼制度,更重要的途径是提高执法水平。此外,加强不同执法部门合作也是很有必要的。

8.  总结过去的经验,有时比一味前进更显得重要。法院和法官们已做出了很多很好的裁判文书,应当对它们进行系统的汇集和梳理,而展现在公众面前。这是使抽象的法条变成活生生的教科书的唯一途径。我想我有做这一工作的长处,计划投入知识产权案件裁判文书的收集和整理,并予以点睛”,也衷心希望各界朋友给与支持和帮助。

 

 

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不断给我们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人们真诚地期待着某项全新的重大发明的酝酿出现。正如所有的技术革命一样,这将有力地促进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展现出更加光明的前景。专利等知识产权制度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文为蒋志培教授于20111月在新加坡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发言的中文译稿)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11-2-22 8:35:46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