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政策精神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访谈: 知识产权审判与自主创新
 
——访发布时间: 2011-01-17 10:09:26


    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将更好地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作为人民法院工作一项重要任务,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依靠科技支撑和引领。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之源,保护知识产权其实就是保护科技创新。本报就知识产权审判与自主创新等问题采访了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

   人民法院报:知识产权不仅是一种产权,更是科技创新之源。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是如何体现对自主创新的激励作用的?

   奚晓明: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在国家整体的知识产权执法保护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人民法院在依法调整知识产权关系、维护知识产权权利人合法权益、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负有不可替代的法律职责。人民法院通过依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制止各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保障知识产权权利人利益的充分实现,维护生机勃勃的创新机制。同时,通过科学界定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和合理确定保护强度,防止知识产权滥用,促进知识传播和运用,拓展创新空间,构建公平合理的发展环境,使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和竞争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知识产权审判要围绕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加强专利权保护;要围绕促进自主品牌的形成和品牌经济的发展,加强商业标志权益保护;要围绕促进新商业模式的发展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加强著作权保护;要围绕完善市场结构和维护公平竞争,加强竞争案件的审判工作。

   人民法院报:在激励创新方面,近年来人民法院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有哪些特点?

   奚晓明:一是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的加快,对自主创新成果的保护需求日益强烈,专利纠纷数量持续上升;涉案技术的含金量越来越大,发明专利案件和涉及药品、通信和环保等高科技领域的案件明显增多;争议金额和判赔数额越来越高,一些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也可能引发高额索赔纠纷;涉及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纠纷增多,起诉外国公司和外资企业的案件开始增多;涉外专利纠纷比重较大,对审判进程和裁判结果的国内外关注度越来越高。

   二是随着企业创造和保护自主品牌意识的明显增强,涉及商业标志的争议越来越多。商标授权确权诉讼争议急剧增加;商标侵权诉讼程序与授权确权程序交叉关联案件明显增多;涉及知名企业的重要品牌的案件明显增多;商业标志类权利冲突纠纷持续增多。

   三是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版权保护已经超出传统的文化意义而更多地向经济意义拓展。著作权案件持续大幅增长,已占据知识产权案件的半壁江山;网络成为版权保护的主战场;串案和关联案件较多;与网络技术开发和应用有关的版权纠纷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加强版权保护与促进新商业模式发展的利益平衡空前重要。

   四是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日益激烈和商业行为模式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市场竞争行为需要依法予以界定和规范。法律明文禁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有所减少,但挑战法律边界的行为屡见不鲜,需要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原则条款判断的案件越来越多;反垄断法的实施使一些长期以来司空见惯行为的合法性受到质疑,一些非为个人利益得失而重在检验法律和挑战界限的试探性、挑战性纠纷进入司法程序,通过司法解决垄断纠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人民法院报: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人民法院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将采取哪些针对性的措施,以更好地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方式转变提供司法保障?

   奚晓明:知识产权审判要着眼于服务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加强对自主创新品牌、基础前沿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适时出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若干问题的意见》,根据分门别类、区别对待和宽严适度的宏观知识产权司法政策要求,调整和规划各类知识产权案件的具体司法政策,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导作用。

   二是以推动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专利等技术类案件审判工作,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适时出台审理专利授权确权行政案件和专利侵权民事纠纷案件的指导性意见,加强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科学技术类案件的审判。

   三是以加强驰名商标司法保护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商标审判工作,确保品牌经济发展。加强涉驰名商标案件的审理,在防止滥用驰名商标保护制度的同时,旗帜鲜明地保护驰名商标。适时出台审理商标授权确权案件程序问题的指导性意见,规范商标授权确权程序。

   四是以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著作权审判工作。加强涉及软件、数据库、网络等著作权案件的审判工作,重点关注“三网融合”等信息化技术发展带来的新问题,适时出台审理网络著作权案件的司法解释。加强涉及动漫、影视、广告等文化创意产业的著作权案件审判工作。

   五是以维护公平竞争和规范市场秩序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竞争案件的审判工作。适时出台审理垄断纠纷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及时有效制止垄断行为,增强市场活力,促进市场结构的完善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六是以加大惩罚力度和减低维权成本为重点,继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适时出台审查知识产权临时措施申请的专门指导意见,完善诉讼临时措施制度,进一步明晰知识产权案件损害赔偿计算的原则和标准,提高损害赔偿计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来源: 人民法院报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11-1-18 21:19:20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