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政策精神
推进合议制改革 最高法院出台司法解释防止审判“个人专断”

                                          
                                
                                               2010年01月13日 22:38:4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月13日电(记者陈菲)为进一步推进合议制度改革,最高人民法院13日公布了一项司法解释,明确提出了“合议庭成员平等参与案件”“合议庭随即组成”等重要规定。 

    最高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卫彦明表示,这项名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合议庭职责的若干规定》的司法解释,主要针对当前合议庭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做出了规定。

    司法解释首先厘清了合议庭内部、外部的权责关系,充分发挥合议庭整体效能。司法解释规定,“合议庭全体成员平等参与案件的审理、评议和裁判,依法履行审判职责。”“合议庭由审判员、助理审判员或者人民陪审员随机组成。”

    其次,司法解释强化了合议庭职责,提高审判工作效率。司法解释规定,“开庭审理时,合议庭全体成员应当共同参加,不得缺席、中途退庭或者从事与该庭审无关的活动。”“评议案件时,合议庭成员应当针对案件的证据采信、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裁判结果以及诉讼程序等问题充分发表意见。”

    司法解释还加强了审委会、院长、庭长以及庭务会等对合议庭的监督指导,完善审判资源配置,建立健全科学的审判管理运行机制。

    司法解释规定,除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外,合议庭对评议意见一致或者形成多数意见的案件,依法作出判决或者裁定。同时规定,五类案件可以由审判长提请院长或者庭长决定组织相关审判人员共同讨论,合议庭成员应当参加。

    此外,司法解释还通过健全合议庭的考评机制和责任机制,抓好合议庭制度的落实,确保合议庭功能的正常发挥。

    合议制改革一直是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重点之一。合议庭作为人民法院的基本审判组织,合议制作为人民法院的基本审判方式,在发挥合议庭成员集体智慧,防止个人专断,发扬司法民主,确保诉讼程序和裁判结果公正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涉及群体利益"等一审案件须有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案

    最高法院13日公布了《关于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指出“涉及群体利益”等法院一审案件应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共同组成合议庭进行。 >>>详细

    合议制改革:五类案件可组织"合议庭"以外审判人员讨论

    最高人民法院13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合议庭职责的若干规定》强调,除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外,合议庭对评议意见一致或者形成多数意见的案件,依法作出判决或者裁定。 >>>详细

    六种情形法院合议庭成员不承担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13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合议庭职责的若干规定》指出,对法律、案件事实认识上存在偏差导致案件改判等六种情形,法院合议庭成员不承担责任。 >>>详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合议庭职责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若干问题的规定

    访最高人民法院司改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卫彦明
 
 
(责任编辑: 周光杨 熊红祥 )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10/1/14 22:32:51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