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审判业务专家评审工作会议9月8日在京举行。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全国审判业务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沈德咏在会上强调,评审审判业务专家旨在形成一个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使用人才的良好用人机制,营造一种尊重人才、崇尚知识、刻苦钻研、努力工作的氛围,从而推动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和司法事业的发展,使人民法院更好地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宗旨,更好地满足党和国家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周泽民主持会议,首届全国审判业务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专业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
沈德咏指出,近年来,人民法院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法院工作的重心和根本,经过多年的培养和磨砺,已经拥有一批政治立场坚定、司法能力突出、专业造诣深厚的高层次审判人才。为充分发挥他们在各项审判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干警建功立业、岗位成才,根据《2006年-2010年全国法院教育培训规划》中确定的培养“百名审判业务专家、万名审判业务骨干”的任务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在全国法院系统开展审判业务专家评审工作。
沈德咏强调,人民法院司法审判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是做好人民法院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最高人民法院决定进行审判业务专家评审,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需要,是应对人民法院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是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层次审判人才队伍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履行国家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切实担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捍卫者的重要角色,人民法院必须拥有一支党和国家可以放心、人民群众可以信赖的法官队伍,必须拥有一支专家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审判人才队伍,从而有力推动人民法院司法事业的全面发展。
沈德咏强调,评审工作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和专业、地区统筹兼顾原则,确保评选出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品德高尚、实践经验丰富、专业造诣精深、工作业绩突出的专家型法官。所评审的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应当能够代表当代我国审判工作的最高水平,能够得到法学理论界、实务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人选确定后,最高人民法院将把他们纳入全国审判人才库,并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多渠道发展和发挥作用的机会。
据悉,此次评审活动自去年6月启动,在全国各级法院产生了积极的反响。本期拟评选50名左右审判业务专家。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沈德咏任评审委员会主任,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张军,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周泽民担任副主任。评审委员会委员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综合业务部门负责人、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评审活动的领导。专业委员会负责初评工作,由最高法院相关业务庭室负责人、法学领域知名专家、专业造诣深厚的退休法官组成。评审程序主要包括本人申请、单位推荐、资格审查、评审和复核、公示和最后定评等步骤,评审办法对每个步骤均规定了严格细致的操作规程。
另据蒋志培博士介绍,通过评审,这些候选人主要来自刑事、民商和知识产权,推荐给专家评审的99名候选人中,涉及知识产权专业的占22%,推荐人选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著述也比较多。蒋志培受聘作为专业造诣深厚的退休法官担任评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