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1日中国药学会医药知识产权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药学会秘书长李少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司长张伟等到会祝贺致词。医药知识产权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张清奎作了报告。副主任委员陈兵主持了会议,副主任委员蒋志培等出席了会议。
中国药学会成立于1907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学术团体之一,是由全国药学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组成依法登记成立的学术性、公益性、非盈利性的法人社会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我国药学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推动药学科学技术和民族医药事业健康发展,为公共健康服务的重要力量。中国药学会是国际药学联合会和亚洲药物化学联合会成员。现有注册会员8万多人,高级会员3000余人,团体会员53个。学会下设7个工作委员会,19个专业委员会,主办20种学术期刊。医药知识产权研究专业委员会于2009年初经主管部门批准新成立的跨学科别具特色一个委员会,有医药学界、法律界、医药企业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等三十多名专家组成。此届医药知识产权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为张清奎,副主任委员为陈兵、胡季强、蒋志培、赵志全。
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当今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财富资源,成为许多国家发展和竞争的主要手段,知识产权的内容也在不断增加和扩大,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与技术交流的通用规则。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体系中,医药领域是对知识产权保护依赖性最高(新药开发投资大、周期长)且知识产权的实施受到行政许可限制最多(注册审批、药品定价、招标采购、医保目录)的特殊领域之一,其行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不但关系到医药行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其关系到公共健康、社会稳定和国计民生的命脉,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正是在国际国内和行业背景下,经过国家民政部和中国药学会有关机构审批,医药知识产权研究专业委员会应运而生。
张清奎主任在报告中阐述了专委会的任务和业务范围包括学术交流、理论研究、国际合作、书刊编辑和咨询服务等。他强调本届专委会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
1、通过举办学术交流和科学普及等活动,在行业内大力普及医药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力争是的包括政府遥遥管理人员和医药科技研发人员在内的社会民众初步树立知识产权经济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形成氛围;
2、通过承担研究课题和提出立法及政策建议,协助国家进一步完善医药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增强知识产权立法的衔接配套和可操作性,减少不同法律法规的矛盾冲突和操作难度,增加政策协调衔接;
3、通过各种形式的咨询服务和人员培训,推动医药企业事业单位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逐渐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拥有了解知识产权规则的管理人员和具有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药品开发人员,并掌握一定的知识产权和先进技术;
4、通过为医药知识产权纠纷提供侵权鉴定和咨询,协助有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构更加客观准确地判定知识产权侵权,进一步强化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和效果,并促使医药企业事业单位掌握更多的保护技巧和利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发展壮大自己的能力。
到会委员对专委会的任务、今年工作计划和工作方式纷纷献计献策,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