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吴酩经济观察,点击进入作者专栏 自去年全球性
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实现
经济转型再次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重要工作目标,而且在一些地方似乎很快就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媒体报道中也多了“
经济转型初见成效”的断语。而对这种“忽然转型”,笔者实在不能相信,总觉得有很大的夸张、造势成分。
如果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算起,我们从自给自足的封闭型
经济,转到主要靠出口拉动的开放型
经济,用了差不多近30年时间。其间取得的煌煌伟绩,是每个中国人都能切身感受到的,也是举世公认的。当然,我们也为发展付出了代价,有些还是相当沉重的。而早在十多年前,我们其实就已经觉察到传统增长方式的弊端,也郑重提出了转变增长方式的任务,那时“转型”的主要内容指的是,由偏重追求增长速度型转向速度、效益并重型,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在节能、降耗、控制污染方面下功夫。但是,任务提了十几年,口号喊了十几年,实际“转”得却很不理想。什么原因?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最近所说,“就因为当时的经济处于繁荣阶段。既然日子很好过,为什么要转型?”的确,30年来,经济虽有起伏,但基本没遇到大的困难,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因此转型的外部压力不大、内在动力不强。直到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才真的感觉到了“严冬”——出口连续大幅度下滑,转型的任务才再次显得急迫起来。但是,由于以往的惯性,相当多的人还存在侥幸心理,对转型的艰巨性缺乏足够认识。一些地方认为转型像转身一样很容易完成、见效,就是这种惯性思维的突出表现。
实现经济由主要靠出口拉动到内外需并举的转型,绝非易事。且不说习惯了几十年的增长方式已经根深蒂固、很难改变。就是内需的启动与扩张,也不是说“启”就“启”、说“扩”就“扩”的,它不仅需要一系列政策的配套实施,而且需要一定的培养、积蓄过程。中国的内需,多数不是现成存在而被压抑着的消费能力,是对前景的预期。例如,最被看重和看好的农村市场,现实的状况是有大面积的需求却缺少与之相应的实际支付能力。因此,转型绝不是瞬间能够完成的转身,而是一个过程,一个艰苦的过程,也许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增加投资、创新技术,而且要切实提高居民收入的分配比重,还要创造稳固释放消费能力的外部保障条件——社保制度、网络的建立与完善。
没有经济转型的复苏不是真正健康的复苏,只能说是一种“转身”,也就是旧增长方式的复归。对此,各地决策者必须有足够的清醒认识,在促进转型方面下真功夫、苦功夫,把经济逐步引上新的发展轨道。而媒体切不可迎合“早出政绩”、“快出显效”的浮躁之风,为“顺利转型”、“内需激增”胡乱造势。否则只会帮倒忙、添新乱,挫伤民众信心,给经济转型、复苏带来更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