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政策精神
专利法第三次修改突出两特点:鼓励创新 加强专利权保护

    新华网北京12月27日专电 27日下午16:00,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家地震局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人就相关法律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以下为本次发布会部分实录:

    [新闻发布会主持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言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局长阚珂] 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为期6天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刚刚闭幕,这次会议以155票赞成、3票弃权,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154票赞成,4票弃权,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 

    [阚珂]为了便于社会及时了解这两部法律的内容,今天我们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这两部法律的内容,就与这两部法律有关的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下面,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科技室主任陈广君先生,他主要负责回答有关专利法的立法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主任黄建初先生,他主要负责回答有关防震减灾法立法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国家知识产权局条约法规司司长尹新天先生,他负责回答有关专利法贯彻实施方面的问题;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司长卢寿德先生,他负责回答有关防震减灾法贯彻实施方面的问题。为了给记者更多提问的时间和机会,下面就请记者提问。

    [新京报记者]谢谢。我有一个关于专利法的问题。目前我们知道,专利法已经在1992年和2000年经过两次修订,这次第三次修订,请问这次修订有什么特点?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科技室主任陈广君]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中国的专利法和专利制度都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专利制度的很多重要的发展进步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从1984年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专利法以后,1992年和2000年先后进行了两次修订。第一次修订主要是为了落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履行我国政府在中美两国达成的知识产权谅解备忘录中的承诺。第二次是在2000年,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顺应加入WTO的要求进行了修订。

    如果说前两次专利法的修改主要是更注重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对外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话,那么这次专利法的第三次修改,重点就是在我们全国科技大会提出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样一个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为了切实地推动我们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与我们现在正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相吻合。

    在修改的内容方面,前两次的修改更多的是注重履行国际承诺和与国际规则接轨这方面,主要借鉴引进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经验。这次专利法的修改,是在认真总结我们国家专利工作和专利法制建设20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我们自身的发展需要,从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更全面地保护国内外专利权人的利益,同时也兼顾了公众利益的平衡。

    在修订重点上,这次修改有两个特点。一是鼓励创新能力的提高、二是加强对专利权的保护。这次修改的条文总的来看不太多,应当说鼓励创新和加强保护是贯穿始终的。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08/12/28 5:12:23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