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1日至12日,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召开第四次专家咨询会,来自国内部分知识产权学者、专家和官员出席咨询会,会议主要研讨了以下3个问题:(1)如何全面落实《上海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若干意见》,为积极应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2)如何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使上海成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最有力的地方?(3)如何思考和谋划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战略,促进区域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围绕着如何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使上海成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最有力的地方?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吕国强提出了看法。他认为,上海成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最有力的地方有许多有利的外部条件:1、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国际产业结构正朝着技术、知识、服务密集的方向发展,给上海全面参与全球竞争、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带来难得机遇。2、党中央、国务院对上海未来的发展提出的要求和期望,尽早实现“四个率先”和“四个中心”,到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都市。3、国家加快推进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特别是规划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为上海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上海要做好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工作。4、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连续15年的经济两位数增长,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已跃上一个新台阶。他认为从司法角度看,上海成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最有力的地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一、司法程序透明化。二、司法机制高效化。三、法官素质职业化。四、诉讼方式便捷化。五、争议解决多元化。六、司法审判权威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