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
全省法院开展“司法护权 激励创新”加强知识产权
司法保护行动月活动
陈 洪 李 霞 文 钟均成 图
省法院新闻发布会场
11月5日,四川省法院三博士庭长在省法院新闻发布会上亮相媒体,知识产权庭庭长、人民大学民商法学博士张兴全,行政庭庭长、西南政法大学民诉法博士李俊,刑二庭庭长、四川大学刑事诉讼法博士金钟三位省高院专家型庭长就我省知识产权相关案例和审判成果接受相关媒体采访。省高院副院长陈智伦就2001年至2007年全省法院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进行了通报。由此,在全省法院开展的“司法护权、激励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行动月拉开帷幕。
新闻发布会由省法院宣传教育处处长张洪主持
四川省高院副院长陈智伦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2001年至2007年,我省三级法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并结合我省特点,全面落实司法为民的要求,认真开展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严格执行各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妥善调节知识产权关系,不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依法严厉制裁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平等保护各类知识产权主体和中外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全省法院共受理一、二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2380件,审结2146件。在审理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中,专利、著作权、商标纠纷案件数量位列前三位。分别为762件、848件、430件。案件类型主要有知识产权权属争议案件、侵权案件、知识产权合同纠纷案件、不正当竞争案件等,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保护、网络域名与其他知识产权冲突的权利冲突、驰名商标司法认定、植物新品种案件,版式设计专有使用权判定以及诉前临时措施的采用等。受理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581件1203人,审结430件909人。在已审结案件中,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133人,被判处1至3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380人。受理和审结知识产权行政案件共54件。有效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积极促进科技进步、品牌创新和文化繁荣,为四川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稳定和谐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我省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专利执法检查组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肯定。
四川省法院副院长陈智伦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情况
陈院长讲到,全省法院的主要作法是:1、处理好执行法律与服务大局的关系。2、严格执法,依法办案,提高案件审判质量和审判效率,综合采用各种诉讼措施,及时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3、认真履行国际承诺,严格执行我国参加的国际公约和我国与外国签订的双边条约,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树立我省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的良好国际形象。4、处理好保护私权与维护公共利益的关系,注意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合法权利与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5、结合我省实际开展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赋予我省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以四川特色。6、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人民陪审员的作用,确保案件质量。7、强化调查研究和业务指导,加强与有关职能部分的配合协调,注意利用中介机构解决审判中的专业技术性问题。
在谈到今后工作打算时,陈院长说:一是制定全省法院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意见;二是进一步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加大保护力度,鼓励和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管理;三是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机制;四是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知识产权法官队伍。
四川省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张兴全在通报活动月安排方案
四川省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张兴全就全省法院开展“司法护权 激励创新”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行动月活动方案向新闻媒体作了通报,在本月的“知识产权保护月”中,全省法院近期集中审理一批典型知识产权案例,省高院及成都、绵阳、德阳、广元、乐山、自贡、南充中院和成都市高新区、武侯区法院均有不少于2件的有重要社会影响的知识产权案例集中开庭审理。届时,省高院将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业协会、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代表、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旁听,以增强知识产权案件审理的公开性和公信力。在保护月活动中,省高院还将评选公布我省30年(特别是近10年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