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院“司法护权、激励创新”
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行动月活动
新闻发布稿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凌祁漫
(2008年11月13日)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为切实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全面总结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成就和经验,切实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力度,大力加强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宣传,推动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利用11月份一个月的时间,在全国法院开展以“司法护权、激励创新”为主题的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行动月活动。为此,广东高院于11月11日邀请了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等代表性人士观摩知识产权案件的公开开庭审理活动,并召开座谈会。今天,我们又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这些都是我省法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行动月活动的重要安排。借此机会,我代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向各位并通过各位向广大新闻媒体及新闻工作者长期以来对我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简要通报广东高院开展此次活动的主要安排,并向大家介绍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发展情况、主要成效以及下一阶段的工作部署。
一、广东高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行动月活动安排
按照最高法院的统一部署,结合我省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实际,省高院研究制定了《关于开展“司法护权、激励创新”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行动月活动的方案》。根据方案,此次行动月活动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举行“广东高院‘司法护权、激励创新’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行动月活动新闻发布会”。
第二阶段,选取部分有重要社会影响的案件集中开庭,举行代表性人士座谈会,征求对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阶段,通过省级主要媒体和广东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向社会公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第四阶段,集中宣判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知识产权案件,并对行动月活动进行总结。
二、广东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回顾与成效
(一)广东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发展历程
我省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
第一,初创探索阶段,从改革开放初期到1994年。这个时期,随着我国一系列重要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知识产权纠纷成为人民法院面对的崭新课题。虽然案件不多,却标志着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从理论步入了实践之中。
第二,快速发展阶段,从1994年至2002年。这个时期,以知识产权审判庭的逐步建立为显著特点,知识产权审判取得长足发展和实质进步。随着知识产权纠纷的不断增加,受理案件数量的明显上升,省高院和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佛山等中院先后设立了专司知识产权审判的知识产权庭,揭开了我省知识产权审判专门化的新篇章。
第三,全面提高阶段,从2002年至今。这个时期,以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疑难案件大量增多为显著特点。为了应对“入世”后知识产权审判发展的新形势,省高院以完善知识产权审判体制和工作机制为着力点,扩大专利案件集中管辖的法院范围,先后指定了16个基层法院受理部分一审知识产权案件,并在广州天河区法院等三个基层法院探索设置统一受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专门知识产权法庭,使审判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审判的整体效能。
(二)广东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主要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省广大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在社会各界和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广东知识产权审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依法保障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利,促进科技文化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从1994年省高院知识产权庭正式成立至2008年10月,全省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一审案件21222件,审结19199件,约占全国受理总量的1/5。其中,受理民事案件20183件,审结18211件;受理刑事案件904件,审结856件;受理行政案件135件,审结132件。在受理的民事案件中,著作权纠纷8245件,占40.85%,商标权纠纷3606件,占17.87%;专利权纠纷5655件,占28.02%;技术合同纠纷454件,占2.25%,不正当竞争和其他知识产权纠纷2223件,占11.01%。审理了雅芳计算机软件侵权纠纷案、深圳仙邦化工公司药品独占权纠纷案、广州数联数码公司P2P网络著作权纠纷案、四川江口醇酒业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纠纷案等一批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疑难复杂案件。其中,雅芳计算机软件侵权纠纷案争议标的高达3000多万美金,被多家海内外媒体争相报道,被称为中国知识产权第一案件。广州数联数码公司P2P著作权纠纷案,明确了P2P网络服务商的法律责任,被国内多家重要媒体广泛报道。通过公正高效地审结大量知识产权案件,促进了技术创新和文化繁荣,维护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二,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国际上彰显法治中国的良好形象。1994年至2008年10月,全省法院共审结各类知识产权一审民事涉外案件652件,涉港澳台案件526件,占一审民事案件结案总量的6.14%。入世后,全省法院认真履行TRIPs协议和其他知识产权国际条约有关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最低要求,严格依照修改后的知识产权单行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彰显了广东和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良好形象。例如,在日本圆谷制作株式会社“奥特曼”形象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中,广东法院严格执行我国和日本共同参加的《伯尔尼公约》,依照平等保护原则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第三,依法维护知名企业和老字号的正当权益,推动民族企业和品牌经济的发展。通过审理广东佛陶集团石湾美术陶瓷厂专利侵权纠纷案、广东美的公司著作权侵权纠纷案等一批涉及广东知名企业的知识产权案件,为民族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有序的竞争环境。同时,注重维护老字号的品牌利益,审理了顺德大良镇李禧记嘣砂店名称权纠纷案、广州星群药业股份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广东加多宝饮料公司知名商品装潢纠纷案等一批涉及本土老字号的案件,依法保护了可追溯至清朝的“王老吉”以及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李禧记”、“星群”等广东著名的老字号的合法权益。
第四,注重诉讼调解,实现案结事了,营造多赢和谐的诉讼格局。1994年至2008年10月,全省知识产权一审民事案件调解和撤诉共计9085件,平均调撤率达47.32%。2008年1至10月,全省知识产权一审民事案件调撤率上升到64.96%。通过加强诉讼调解工作,不仅有效化解了知识产权利益纷争,而且还促成当事人达成技术许可或转让协议,实现了合作、和谐、共赢的诉讼结局,初步形成了知识产权审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其中,公正调处了深圳市朗科科技公司专利侵权纠纷案、北京三面向版权代理公司著作权纠纷案等一批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深圳市朗科科技公司专利侵权纠纷案对移动存储行业影响巨大,最终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双方当事人在法院的主持下达成调解,实现了双方的共赢。北京三面向版权代理公司著作权纠纷案涉及18名知名经济学家的1020篇4000多万字的作品,被新闻媒体喻为“超级大官司”,该案的顺利调解,使作品的创作者、投资者和版权管理者的利益同时达到最大化,实现了多方利益的共赢。
第五,加强司法能力建设,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知识产权审判队伍。广东法院重视提高知识产权法官的司法能力,通过出国培训、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交流工作等形式,努力造就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化、高素质的知识产权审判队伍。截至目前,全省共有知识产权审判人员262名,本科学历以上258名,占98.5%;硕士以上学历102名,占38.93%;博士及博士后学历13名,占4.96%, 在全国同行中居于领先水平。2008年5月,最高法院所颁授的“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先进个人”荣誉中,广东获得嘉奖的集体和个人总数居全国第一,显示了对广东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充分肯定。
三、下一步广东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及措施
今后一段时期,广东法院将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三个至上”的指导思想,认真落实“三项硬要求”,努力发挥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争当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排头兵。为此,广东法院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争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通过“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紧密结合知识产权审判职能,找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把“大学习、大讨论”成果体现在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的实际行动上,推动我省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和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二是进一步提高司法能力,争当知识产权审判队伍建设的排头兵。根据审判任务的需要和知识产权审判业务的特点,配足配强审判队伍,尚未设立知识产权审判庭的中院要确保有固定的知识产权审判合议庭。通过加强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和廉政教育,不断增强知识产权审判队伍大局意识、法律意识和廉政意识,提高认识和把握大局的能力、认识和把握社会矛盾的能力、认识和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准确理解和把握法律精髓的能力。
三是进一步做好服判息诉、案结事了工作,争当知识产权审判公正与效率的排头兵。继续完善调解机制,针对知识产权的特点,积极引导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力争调撤率在三年内提高到55%以上。提高审判效率,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旧存案件清理,同时防止新的案件积压,争取今年一、二审结案数大幅超过同期新收案件数,真正实现收结案的良性循环。加强业务指导,规范审判思路和方法,统一执法尺度,使同类案件的侵权判定标准、合同效力认定、法定赔偿幅度等基本一致。
四是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争当知识产权审判体制创新的排头兵。根据审判任务进一步补充审判力量,尤其是去年新增的管辖部分知识产权案件的七个基层法院,应尽快配置司法经验丰富、审判能力强的法官,尽早固定知识产权审判合议庭人员。有关中院要严格按照《关于调整我省第一审知识产权、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纠纷案件区域管辖和级别管辖等事项的通知》,将受理的一审案件主要限于专利纠纷案件、植物新品种案件和重大知识产权案件,并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指定管辖制度,将其他部分案件指定给有管辖权的基层法院进行审理。
五是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争当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机制创新的排头兵。健全与专利复审委的人员交流工作机制,在确保机制长效化的基础上,创造条件逐步扩大交流范围,八个审理专利案件的中院可以分批派法官前往复审委学习,或接受复审委人员的工作交流。充分发挥法律咨询顾问制度的作用,建立健全与行政机关、行业协会的沟通协调机制。
六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争当知识产权法制宣传工作的排头兵。及时适当地将生效裁判文书上网,通过网络宣传增进社会公众对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了解,取得社会公众对司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加强与媒体的联系,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工作或旁听庭审,自觉接受公众对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监督。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伴随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广东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成效显著,硕果累累。今后,全省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者将继续发扬成绩,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开创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新局面。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