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 正式启动
“‘司法护权、激励创新’ 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行动月活动”
11月4日下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启动上海法院“‘司法护权、激励创新’,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行动月活动”。高院盛勇强副院长、一中院游伟副院长、二中院吕国强副院长等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外国驻沪领事馆官员、境内外媒体记者、美国商会和中国欧盟商会代表、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代表共计50余人应邀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盛勇强副院长作了题为《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主题报告。盛勇强副院长介绍了《纲要》中与人民法院有关的战略目标和具体措施,强调了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总结了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审判的成就和经验。盛勇强副院长指出:上海法院近30年来努力健全知识产权审判机构,完善知识产权审判体制。1994年2月在市高、中级法院同时成立知识产权审判庭,集中审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并先后在浦东法院、黄浦法院、杨浦法院成立知识产权庭。浦东法院还在全国法院系统率先实施由知识产权审判庭集中审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三合一”审判模式。上海法院努力建设专业化审判队伍,目前已具备一支学历较高、知识结构比较合理的专业化审判队伍。上海法院公正、高效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充分保护知识产权,防止滥用知识产权。自1994年1月至2008年9月,上海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一、二审民事案件9765件,审结9121件;共受理知识产权一、二审刑事案件681件,审结680件。在案件审理中,上海法院积极谨慎采取临时司法措施,并通过依法加大侵权赔偿与制裁力度、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加大刑事处罚力度等措施提高侵权代价,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
本次新闻发布会还发布了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30年大事记,并通报了上海法院在本次司法保护行动月中的活动安排。上海法院将在本月开展一系列活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是第一项活动;下周,设有知识产权庭的各法院将分别举行公开开庭,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关政府部门代表、行业协会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旁听庭审,高院及有关基层法院将在庭审结束后分别召开座谈会,征求各方面人士对上海法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本月第三周,高院将通过新闻媒体发布《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30年典型案例》;本月第四周,设有知识产权庭的各法院将分别举行集中公开宣判,高院在26日集中宣判后将召开本次司法保护行动月活动的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对上海法院开展本次活动的情况进行总结,并发布上海法院为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拟采取的具体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