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的保证。十七大报告在全民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同时,第一次明确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加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学习十七大报告,领会十七大精神,我们要按照十七大的部署和要求,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响应省委、市委的号召,为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服务,为打造宜昌市的精品名牌战略服务。
一、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当今世界,特别是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引人注目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关系世界经济全局的、长期的发展大趋势。诸如东南亚金融风波、当前出现的美国次贷危机、石油价格高涨等,以及今后可能会出现的世界经济重大事件,都离不开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背景。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这样一种状况和进程:经济资源愈益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全面、大量、结合地流动和配置,使得世界各国经济愈益相互开放和融合,各国经济的发展与整个世界经济的变动愈益相互影响和制约。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基础是国际分工,以国际分工的形成、发展决定着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发展;同时分工的二重性决定着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一方面,国际分工从而全球化是与生产力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在历史上,正是由于机器大分工业、生产力的大发展,分工才超出了民族国家的界限,形成了国际分工,并通过多种经济纽带把多个民族国家的经济联结起来,促成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国际化(那时还不叫“全球化”)发展。而在当代,也还是由于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等)进步,生产力的巨大的发展,使得国际分工在广度、深度上有了新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交融愈益广泛和深入,从而使经济国际化表现为经济全球化并以其强劲的势头迅速发展。又促进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宏观的进程、进步的过程。因此,参与国际分工、经济全球化,对于世界各国都是必然的;另一方面国际分工从而使全球化又是与一定的国际生产关系体系联系在一起的。在当代国际分工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是国际分工体系中占主导、支配地位的参加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是发达国家,并且在经济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发达国家数量占世界的一成,人口占一成半,但体现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占世界的比重都很高。据统计GNP占七成半,外资占七成,国际投资占八成,信贷占九成;并且,发达国家在世界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西方国家第三产业比重大(占60%以上),制造业,特别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发达,其经济应变能力强,科技实力雄厚,知识产权优势明显。如去年年底公布世界品牌一百强中,主要集中在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整个亚洲只有11个品牌,其中日本有7个、韩国3个、中国一个品牌也没有。
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基础是国际分工,而国际分工首先是与生产力发展联系在一起。只有通过进一步地深入开放、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化进程,亦即更深入地融入世界经济之中,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经济。就中国来说,对外开放,是在总结我国历史上封闭导致落后的教训之后得出的一个正确方针,也是改革开放近30年实践一再证明了的一个正确方针。面对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实行大开放战略,更加注重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更加注重品牌战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愈来愈表现为经济的竞争,并日益演变为知识产权(包括品牌、名牌)的竞争。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日益演变成国家之间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外交问题。
二、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是提高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需要
我国一些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总体上,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仍显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一是科技能力不足,200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国内发明专利3.19万件,而2006年美国专利商标局批准的前10家企业的专利权就达2.17万件。二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不多。目前全世界排名的世界企业500强中,我国虽能上榜有20多家企业,但大都集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中国银行等“国”字号型企业,且企业本身的品牌意识有待提高,科技竞争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专利量是爆炸式的增长。美国专利商标局2007年授权的专利达18.4377万项,其中排在前10名都是1BM、三星、佳能、英特尔等国际著名品牌企业。跨国公司为保持其品牌和技术的领先地位,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新产品推出速度不断加快,使得发展中国家难以济身高端市场和应付未来的竞争。
应该看到,我国大多数企业不太重视品牌建设,据2007年初调查,我国规模以上的企业70%的未有商标意识,90%的企业未有专利意识。2006年,我国181家重点大型企业共申请专利14696项,仅相当于2006年美国专利商标局批准的前10家企业专利权的67.7%。我国电信行业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虽然在应用技术全面迈入世界前列,但其研发能力与跨国公司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三是企业对品牌、创新的认识不够,在一些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中,还没有真正树立依靠自己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自主品牌竞争意识,促进企业发展的理念,仍然重生产、轻品牌、轻研发,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因此,企业制定以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为主的发展战略规划相对滞后,对发展自主的品牌产品的信心不足。
总之,要想国际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竞争,必须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品牌竞争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品牌竞争能力,事关全局,是落实科学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
三、实施品牌战略是实现宜昌知识战略,打造宜昌精品名牌的需要
目前,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已经制定,并正在实施之中,湖北省及宜昌市的知识产权战略正在制定之中。湖北省人民政府在《省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商标工作的意见》[鄂政发(2007)72号]文中强调:为进一步加大我省商标培育、利用和保护力度,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不断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北大市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以下方面作了重要强调,一是充分认识商标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要加强商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三是强化措施,加大商标发展培育力度,特别是要加大知名商标、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的创建力度,构建优势品牌群体,从2008年起,对予获得驰名商标认定的企业给予50万元的奖励,并同时强调了要加大执法力度,为促进商标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当前,宜昌经济社会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趋势,市委、市政府正在带领全市人民,在全力响应中央支援汶川地震灾区的恢复家园建设的同时,坚持两手抓,全面或超额完成了今年我市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各项任务。今年1-5月工业生产增长率为28.3%,高于全省23%的水平,比去年同期上升11.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0.5%,财政收入达到46%,30个重点项目投资达84.313亿元,完成年计划投资的42%,全市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形势喜人。以猇亭经济开发区为例,经济发展令人瞩目。近几年来,尤其是2004年以来,全区紧紧抓住大力发展城区经济、实施“沿江突破”战略和开发区调整合并等重大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大办工业、办大工业”的战略方针,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区域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加快、效益提高、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8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7亿元,区域性财政收入3.13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909万元,工业总生产值95.5亿元,工业增加值22.6亿元,分别是2003年的2.98倍、3.29倍、2.19倍、3.25倍、4.1倍、4.4倍。工业经济总量、外资出口总额等指标居全市前列。2008年,经济发展态势更加迅猛,全区初步形成了以“宜化、三新磷化、楚磷、新泽丰”为代表的化工产业,以南波多晶硅、兴勤、亚亢为代表的电子光伏产业,以葛洲坝机械船舶、宜都机电为代表的机械船舶制造等新型产业发展格局。今天的猇亭,工业新区蓬勃兴起。
面对全市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态势,我们更应重视用科技引领未来,实现跨越式地发展;更加注重知识产权战略,大力创新具有宜昌特色的自主知识产权品牌。2008年4月24日,在全市知识产权工作会议上,副市长张永红强调,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依法开展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全面提升全市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知识产权工作再上新台阶。
近些年,宜昌市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远的进步。2007年12月,宜昌市作为全国首个知识保护示范城市被命名,宜昌市的驰名商标品牌企业在全省28个品牌中,也有3个,占有一席之地,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为宜昌市人民法院的工作,一定要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人民法院工作的开拓创新,与日俱进,就要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使人民法院工作紧紧围绕宜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更加注重推动宜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更加注重保护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和谐。
作为全市两级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部门,特别是市中院的知识产权审判业务庭及全体法官,要有大局意识,要充分认识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性,认识加强商标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打造地方精品名牌对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的重要意义,扎扎实实地做好民事审判工作及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一是要刻苦学习,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同时要刻苦钻研审判业务,不断了解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了解、掌握知识产权审判前沿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二是要严格依法审理好每一件涉及企业创新、企业精品名牌的案件,努力构建和谐、公正、高效的民事审判制度和知识产权审判制度;三是要以改革的精神,不断创新探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新机制。宜昌市法院的知识产权审判应贯彻十七大精神,根据宜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形势,积极探索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审判“三审一体”的新的审判机制,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真正做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四是要加强调研,努力探讨新形势下共同保护知识产权的新机制。要深入宜昌市的知名企业、驰名商标企业及国家在宜的大型企业、公司调研,加大与行政执法部门的联系,加大执法与司法衔接,实实在在地为企业服务,为企业创精品名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