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政策精神
俞正声:靠外延发展已无余地 创新对上海生死攸关

 

2008年07月30日16:25  来源:《解放日报》

 

  7月29日下午,上海市委举行常委学习会,听取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专题辅导报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俞正声主持会议并讲话指出,上海发展到了关键时刻,创新决定着上海未来的前途,对上海生死攸关,无论如何不能落后。创新必须聚焦重大项目和重大课题,培育创新主体和创新平台,增加创新投入,进行制度创新,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徐匡迪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与面临的瓶颈制约、当前科技创新与发展的重点任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三个方面,回顾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了中国的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资源对进一步发展的制约,提出面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现实,必须努力节能减排;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开展生命科学的研究与应用;发展深空和深海技术;发展以纳米科技为特征的材料科学,依靠科技创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与会同志认真听取了报告,并就上海如何加快科技创新进行了热烈讨论。

  俞正声在讲话时指出,上海靠简单的外延发展已经没有余地,创新对上海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要把上海具有的开放、人才、知识等优势,体现到推动创新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上。要围绕国家需要、生产力发展、市场需求,聚焦重大项目和重大课题;要培育创新主体,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要培育大企业的创新意识,也要重视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企业。

  俞正声指出,政府要建设好创新平台,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要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千方百计培育一批风险投资公司,为风险投资公司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培养创新精神,更要不断突破束缚创新的机制体制问题,进行制度创新,使上海未来发展走出一条新路。

(责任编辑:齐贺)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08-7-30 22:38:23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