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政策精神
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开发利用知识资源
 

——专家学者谈《纲要》(三)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大幅度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为指导思想,既是从国家发展角度对知识产权重要意义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也是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出的一项具体而艰巨的任务,意义深远。知识产权作为世界各国经济、科技、文化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已经成为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知识产权资源的制约,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安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制造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制造强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的制约,特别是知识资源的制约,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的效益远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在许多领域我国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缺乏比较优势,只能受制于人。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被动局面,只有通过不断完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全面提高知识产权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能力,有效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真正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知识产权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副主任 李顺德)



08-06-18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08-6-22 8:35:49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