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家宝与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共度“五四”青年节5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学生们的热情邀请来到中国政法大学,与大家一起共度青年节。这是温家宝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与学生们交谈。新华社记者姚大伟 摄 |
|
温家宝与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共度“五四”青年节5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学生们的热情邀请来到中国政法大学,与大家一起共度青年节。这是温家宝在学生食堂与学生们共进午餐。新华社记者姚大伟 摄 |
……刑法博士生王拓问总理,您第一次来到中国政法大学,请谈一谈对依法治国有什么感受和期待?温家宝对同学们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成熟的社会主义的标志。发展民主、健全法制、依法治国不仅是我们的治国方略,而且是每一个百姓自身权利和自由的根本保障。
“我曾经说过,如果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职,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政府的良心。”温家宝说:“公平正义的含义很广,从收入分配,到教育权利,但很重要的是司法公正,就是"立法必当求其公,执法必当务其平"。我们常讲的发展经济和社会和谐,其实都离不开法治,法治是基础。”总理铿锵有力的话语,感动着在场每一位学子,阵阵掌声响起。
同学们围绕着“依法治国”这四个字,向总理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总理和学生们的对话气氛越来越热烈。
法制社会应包含哪些内容?法治精神又该如何理解?民商经济法学院博士生苏蓓向总理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你们学校的门口一块大石头上写着"法治天下",这就抓住了法治精神的核心。”温家宝这样解释法治精神:“一是宪法和法律的尊严高于一切;二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是一切组织和机构都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四是立法要发扬民主,法律要在群众中宣传普及;五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说到这里,总理加重了语气:“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学生们认真地把总理说的话记在笔记本上。
民商经济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孙潇对总理说,民生问题是你一直关注的社会问题,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改善民生的立法工作,你对民生与法治的问题是如何看待的?温家宝说,解决民生问题的各项政策,只有当其成熟上升为法律制度,才有根本性、长期性、稳定性,才能保证人民长期受益。教育、医疗服务、收入分配、社会保障都是这样。
随着讨论的深入,同学们抢着与总理交流。不少同学请总理为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提出希望。温家宝用温煦而又充满期待的目光环视着围拢在身边的学生们,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将来要做法官,要断案,要执法,能否做到公正,十分重要。对一个学法的人来说,要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高度的责任感,要有一颗公正的心,首先要爱这个国家。”
在同学们充满激情的掌声中,温家宝勉励同学们:我们今天讲爱国,就是要为振兴中华自强不息,开放兼容,长期奋斗。中国政法大学要成为培养法律人才的摇篮、培训法律干部的基地、进行全民普法教育的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