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这是1999年3月15日,出席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代表们热烈鼓掌,庆祝邓小平理论和“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2月28日电(记者陈菲、隋笑飞)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发表《中国的法治建设 》白皮书。这部中国政府首次发表的法治建设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白皮书说,中国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能力显著增强。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白皮书说,目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已经制定了229件现行有效的法律,涵盖了全部七个法律部门。
白皮书全文近2.9万字,分前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的立法体制和法律体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法律制度、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制度、依法行政与建设法治政府、司法制度与公正司法、普法和法学教育、法治建设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结束语和附录等部分。
法治档案:《中国的法治建设 》白皮书
---------------------------·解读·-----------------------------
专家解读《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
新华网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 吴小军、陈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发表了《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针对白皮书发表的意义,中国法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以及今后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方向等问题,有关专家和学者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详细解读了《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
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已基本形成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发表的《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中国不断加强经济立法和相关立法,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制度已基本形成。
中国参考和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发表的《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指出,中国坚持从国情出发开展法治实践,同时也注意借鉴和吸收国外法制建设的有益经验和人类共同创造的法治文明成果,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明。
中国完善民事、行政和刑事三大审判体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发表的《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指出,中国建立健全了审判制度,完善了民事、行政和刑事三大审判体系,形成了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的现代司法制度,努力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
中国积极推动在全体公民中树立法治观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发表的《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指出,中国积极推动在全体公民中树立法治观念。
多年来,中国坚持不懈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努力使全社会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已制定229件现行有效法律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发表的《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指出,目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已经制定了229件现行有效的法律,涵盖了全部七个法律部门;各法律部门中,对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起支架作用的基本的法律,以及改革、发展、稳定急需的法律,大多已经制定出来。
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七大成就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发表的《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七方面的巨大成就。
中国不断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建设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发表的《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指出,中国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不断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白皮书指出,中国出台了与环境和资源保护相关的行政法规50余件,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政府规章660余项,国家
标准800多项。
我国重视对公民生命权的法律保障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发表的《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指出,中国重视对公民生命权的保障。《宪法》《刑法》《民法通则》等法律对保障公民生命权作了基本规定。《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规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开放的和发展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发表的《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开放的和发展的。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法律体系具有阶段性和前瞻性特点,今后仍将继续制定新的法律和修改原有的法律,使法律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
中国人权保障事业不断法律化、制度化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发表的《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指出,以宪法为根本依据,中国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保障人权的法律制度,人权保障事业不断法律化、制度化。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发表的《中国的法治建设》第一次把法治建设与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自觉守法等方面扎实推进,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