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已有成就 | 法律法规 | 审判机构 | 政策精神 | 审判信息 | 案例分析 | 文书精选 | 法官论坛 | 学术讨论 | 行政执法 | 诉讼讲座
      专家专栏 | 记者专栏 | 来稿选登 | 协会动态 | 网友论坛 | 国际条约 | 域外法制 | 环球科技 | 读者来信 | 对外交流 | 各地法院
      照片选登 | 问题解答 | 随      笔 | 书       讯 | 站点地图 | 中文繁体 | English   | 在线投诉 | 我要在线投诉
 
您的位置:首页 - 审判信息
广东高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全面谋划,真抓实干,实现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新跨越

 

——民三庭2007年工作总结

 

2007年,在院党组和陶凯元副院长的正确领导下,在最高法院民三庭的精心指导下,民三庭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统领工作全局,认真践行“公正司法,一心为民”宗旨,以机关效能建设为主线,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人均结案数和调解率连续两年位居全院第一,结案数创出历史新高,审判工作实现了新跨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         全面体现公正司法,审判工作实现新发展

1、审判工作提速,公正高效树权威

2007年是我庭审判形势十分严峻、审判工作非常艰巨的一年。全年全省新收一审知识产权案件3122件,审结3104件,我庭全年共受理知识产权二审案件728件,其中新收案件433件。人均承办案件48.6件,案件总数和人均承办案件数在四个民庭中均位居第一。与此同时,我庭全年平均在庭审判人员不足13人,案多人少矛盾异常突出,11月份以前全庭仅配有2名跟案书记员,许多案件无法保证正常排期开庭,严重制约了审判效率。面对这种严峻形势,我庭积极落实机关效能建设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审判工作:(1)进一步健全审判组织,优化重组合议庭,明确审判任务,赋予审判长权责相符的审批权,严把审判质量关;(2)进一步加强制度管理,建立月结案目标管理和考核制度、超期案件定期清查督办制度,督促法官及时结案;(3)精心组织两次封闭办案,经过认真准备,周密安排,确保了封闭办案效果,两次封闭办案共合议案件201宗;(4)鼓励利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合议案件、起草裁判文书。在全庭同志努力下,2007年,全庭共结案431件(不包括已报审判会讨论、报院领导和审判长审批的13件),结案数较上年增加36件,增长9.1%,再创历史新高,结案数基本消化了今年的新收案件数,使存案大幅上升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今年存案数297件,仅比上年增加了2件,审判工作实现了良性循环。据研究室提供的数据,全庭人均结案数29.89件,居全院各审判庭之首。

一年来,我庭审理了影片《卧虎藏龙》制片人侵犯著作权纠纷案、侵犯“南海渔村”商标权纠纷案、侵犯美国MGA娱乐公司“BRATE”娃娃商标和著作权纠纷案、侵犯法国希思黎公司知名商品特有装潢案、以及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等一大批社会关注度高、复杂疑难和新类型案件。通过公正高效地审理各类知识产权纠纷,有效促进了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规范了市场经济竞争秩序,促进了文化和科学事业的繁荣。并且以公正高效的裁判赢得了当事人的尊重,树立了法院裁判权威。2007年,我庭继续保持了所审结案件未有一件被最高法院或本院再审作重大改判的零记录;也没有出现一件当事人强烈反映裁判不公的案件。有3个案件的当事人还向承办法官送来锦旗,表达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后的感激之情。20071月,全国第二届知识产权优秀裁判文书评选中,我庭获得了1个一等奖、2个三等奖、3个鼓励奖,获奖数量居全国前列,我院同时获得组织奖。4月,我庭审理的朗科闪存盘专利侵权纠纷案和广州中宜公司与日本索尼公司发明专利侵权纠纷案两个案例,入选了“全国法院2006年十大案例”。

2、调解工作提温,案结事了促和谐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借助机关效能建设活动,我庭的诉讼调解工作出现了新气象。全庭同志高度重视调解工作,通过分析知识产权案件诉讼调解的特点,探求行之有效的调解方法,努力实现合作、和谐、共赢的诉讼结局,不断促进社会和谐。2007年,我庭共调解(含和解撤诉)案件165件,占结案数的38.3%,较上年上升7.2个百分点。我庭开展调解工作中涌现许多先进个人和先进事迹,其中欧丽华同志被树为我院调解工作先进典型,政治部发文号召全院同志学习。全年欧丽华、肖海棠、叶建涛三位法官办结的案件调解结案的比例超过70%,成绩喜人。通过知识产权诉讼调解,不仅妥善化解了纷争,实现案结事了的司法目的,而且还促进了当事人达成技术许可或转让协议,从而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先进文化的传播,实现当事人双赢,彰显社会效果,促进社会和谐。

3、监督指导提升,又好又快谋发展

为了确保全省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我庭注意抓好以下工作:1)及时开展对去年新增三个专利法院的调研指导工作。200734月间,由陶凯元副院长亲自带队,我庭对中山中院、东莞中院和江门中院等3个获得专利管辖权法院的专利审判情况进行了调研,把握审判工作发展情况,了解其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与3个中院的法官就专利审判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探讨和指导,提高专利审判水平。此后,我们还专门就此次的调研情况向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作了《关于广东省去年新增专利案件管辖法院开展专利审判工作的情况报告》的专项调研报告,得到最高法院的充分肯定。2深入探索“三审合一”审判方式改革经验。20069月我院指定广州市天河区等三个基层法院作为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审判“三审合一”审判方式改革试点法院,今年三个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311件,刑事案件17件,行政案件3件,在实践中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省法院通过调研指导和理论总结,扩大了试点工作影响力。林广海庭长撰写的《广东法院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关于“三审合一”的探索》一文,被《中国知识产权》译成日文发表,成为向世界宣传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最新进展的典型事例。3功举办一年一度的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议和专题培训班。20079月,我们举办了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议暨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培训班,与全省知识产权审判人员回顾总结了我省过去五年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并明确了今后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同时,邀请最高法院民三庭领导和专家学者向全体学员讲授商标和反不正当竞争纠纷的相关理论和审判经验。200711月,把培训班讲课的内容进一步整理后以《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司法审判前沿问题研究》印发全省知识产权审判人员学习。4)履行监督指导职责,通过二审改判促进全省审判水平提高。今年我庭审结的431件上诉案件中,改判58件,发回重审5件,占全部审结案件的14.6%,改判案件较上年小幅上升,发回重审案件大幅下降,下级法院审判质量有所提升。历年来,我庭形成了按照合议庭调研分工把上年的重大改判案件进行汇总分析的做法,通过查找共性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在来年的全省法院业务培训班上对改判案件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纠正审判中的偏差统一执法标准和尺度,促进全省法院审判水平的提升。5)努力提高专利审判质量,进行巡回授课和指导。为了确保专利案件的审判质量,我们充分发挥借调专利复审委黄颖副处长的专业优势,请黄处长到专利案件较为集中的深圳、广州、汕头、中山等中院举办专利讲座,讲授专利保护范围等与专利审判密切相关的课题,并对专利案件中出现的技术难题进行指导和质量把关。6)编印《广东法院知识产权优秀裁判文书汇编》和《广东知识产权审判》(第一期)等一批内部学习指导资料。为了便于全省知识产权法官学习优秀知识产权裁判文书,我们于20079月将我省推荐参加第二届全国知识产权优秀裁判文书评选的21份优秀裁判文书汇编成册,供全省知识产权法官学习参考。与此同时,我们汇集了我庭组建以来近五年的重要审判指导文件、调研成果、典型案例等,以《广东知识产权审判》(第一期)内部资料的形式印发全省法院学习,以便全省法院掌握我省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发展情况,结合自身实际更好开展工作。

二、积极推进审判改革,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

1、进一步开放受理知产案件的基层法院。近年来,我省受理知识产权案件持续攀升,省法院和部分中院的案件压力很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院提出进一步在部分地区下移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重心的工作思路。今年7月,在对我省相关中院和基层法院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我院向最高院提出了《关于增加指定部分基层人民法院受理一审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的请示》,申请增加指定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等七个基层法院受理部分一审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并得到了最高法院的批准。我省有权受理部分一审知识产权案件的基层法院数量居全国第一。2007年,除新指定的7个基层法院尚未收案外,其余8个基层法院共新收案件832件,审结826件,分别占全省一审案件总数的26.64%26.61%,使省法院和部分中院的审判压力明显缓解。我省部分地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重心下移,更加方便当事人诉讼和法院审理,有利于培养更多的知识产权审判人才,逐步建立起人才梯队,适应建设创新型广东的需要。同时,为了加强对基层法院知识产权法官的培训,我们还从基层法院借调三名法官在我庭进行为期半年的跟班学习,在实践中树立知识产权审判理念和审判技能,为基层法院储备高素质的知识产权审判人才创造条件。

2正式启动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互派人员交流工作机制,与专利复审委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和联系渠道。为了加强知识产权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合力,经院党组批准,20074月开始,国家专利复审委派出该委第七申诉处黄颖副处长到我院交流工作一年,我院则先后派出民三庭3名法官到复审委交流工作各四个月。一年来,黄处长对本庭二审的80余宗专利案件进行审核研究,运用自己的技术专长,对侵权案件技术对比提供指导,澄清了专利审判中的模糊认识。黄处长还为本庭组织了5次专题讲座,系统介绍专利授权与确权程序的做法、以及专利侵权案件技术对比的方法,提高了审判人员的专利审判水平。而派出到复审委处学习的同志则通过旁听口审、参与合议、参加业务会议等方式,全面了解专利授权与确权程序,掌握专利侵权对比的方法,学习业务范围涵盖机械、电学、通讯、外观等8个业务领域,专业水平得到了长足提高。通过建立长期交流工作机制,促进了司法机关和专利复审委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使我省专利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更加协调。

3、进一步完善全省知识产权法律咨询顾问制度。20045月广东法院聘请第一届知识产权法律咨询顾问以来,知识产权法律咨询顾问在促进我省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发展、完善知识产权互动机制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总结第一届咨询顾问制度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我院决定2007年继续聘请第二届广东法院知识产权法律咨询顾问,并将原来的10名顾问扩展为15名,除了原来的长期从事知识产权理论研究和行政执法的专家外,新增了5名来自机械、化学、电学、医药生物和通信领域的技术专家,在继续加强与行政机关互动沟通的同时,充分利用和发挥咨询顾问制度的审判辅助作用,帮助解决我省法院在审理专利、商业秘密纠纷案件中经常遇到的技术难题。

三、不断改善执法环境,调研宣传形成新格局

1、出色举办第九届全国部分省市知识产权审判研讨会。200711月,我们举办了第九届全国部分省市知识产权审判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共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1名代表和论文作者参会,涵盖了四级法院,共收到全国19个高院、61个中院、8个基层法院的133篇论文,代表的广泛性和提交论文数量均创历届研讨会之最,最高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曹建明还专程莅临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由于工作细致到位,会议以“规格高、成果多、创意新、筹备细”的特点受到了最高院、省法院领导的高度评价和与会代表的广泛赞誉,《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中国法院网》、《法制网》、广东卫视等各大主流媒体给予研讨会宣传报道20余次,扩大了我省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影响,增进了与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同行的交流,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2、圆满完成最高法院和省法院布置的重点调研课题。为了配合专利法修改,我院于20077月、9月和10月先后承担了最高法院分配我院的三个专利课题, 即“专利诉讼制度课题调研”、“外观设计专利司法保护课题调研”以及“国务院法制办关注的专利法修改中涉及专利审判工作的若干重点问题”。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本庭由专利合议庭为主成立调研小组,采取个人分工和集中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研工作,及时完成三个调研课题。其中,仅《专利诉讼制度课题调研》一文就长达3.8万字,将我们对于专利诉讼制度的思考和探索进行了详细阐述。调研成果上报最高法院后,成为法院系统对专利法修改提供意见和建议的重要参考。此外,我庭今年还承担了最高法院调研课题《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和省法院重点调研课题《关于广东省商标司法保护的调研》。为了高质量完成调研任务,我庭组织以商标合议庭为主的课题组到全省各中院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远赴湖北、重庆等省市兄弟法院调查了解商标案件的审理情况,经反映酝酿,几易其稿,形成了3万余字的调研报告,全面总结、分析了商标司法保护的经验,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3、紧扣审判实践进行理论探索,形成一批经验总结成果。全庭同志积极对审判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探索思考,注意从审判中发现典型案件和典型问题加以理论研究。一年来,全庭共有12人的42篇法学论文和案例分析发表在《人民司法》、《法律适用》、《判解研究》、《法学家》、《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发明与专利》、《中华商标》等省级以上刊物以及专业丛书。其中,有6篇论文在《人民司法》举办的“八一杯”、人民法院报主办的“沈阳杯”、全省法院重点调研成果评比等省级以上的评比中获奖,在广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评比中,我庭报送的论文还摘取了5个一等奖中的3个,显示我庭同志的调研总结能力进一步增强。根据研究室通报的我院各审判业务部门2007年案例编报工作情况,我庭报送案例15篇,被《法庭》和最高法院各案例载体采用7篇,被采用数量居全院之首。

4、围绕大局选准主题,加强对外宣传报道。我院年初即举办知识产权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去年全省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亮点,公布了广东知识产权审判“十大案例”。一年来,我庭充分利用“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中国知识产权裁判文书网”、“广东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等网络媒介,《人民司法》、《中国知识产权报》、《人民法院报》、《羊城晚报》、《南方日报》等平面媒体,以及广东卫视、广州电视台等立体媒体,大力宣传广东知识产权审判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争取社会各界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配合省整规办等有关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增强我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宣传的合力。在省保护知识产权办公室20074月评选的“2006年度知识产权十大新闻事件”中,我院开通“广东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和“三审合一”开展试点工作两项事件,入选十大新闻事件。

5、协调各方凝聚合力,裁判文书上网工作继续领先。截至今年底,在我庭的具体指导下,在自动办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法院共向中国知识产权裁判文书网上传生效裁判文书3155件,上载数量继续位居全国第一,成为推进知识产权审判公开透明工作的排头兵,在2007年再次受到最高法院的公开表扬。由于裁判文书上网工作成绩突出,在20081月即将召开的全国知识产权裁判文书上网工作会议上,我院被列为经验交流单位,在大会作经验介绍。

四、继续加强司法能力,队伍建设呈现新面貌

1、队伍政治素质不断增强。今年以来,我庭新调整的庭领导班子和党支部团结一心,领导有力,根据院里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庭工作实际,认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和机关效能建设活动,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工作,强化廉政教育工作。通过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政治理论学习和司法实践落实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签订廉政保证书、组织参观创新企业、在封闭办案现场举办学习黄学军座谈、派员参加党校政治学习等多项活动,努力加强全庭同志的宗旨意识、公正意识、廉政意识、为大局服务的政治意识,使全庭同志职业修养明显提高,工作作风不断改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今年7月我庭被评为“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后,我庭及时组织全庭同志进行认真学习,针对如何在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中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增强全庭同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由于认真落实机关效能建设要求,本庭审判工作的人均结案数和调解率在全院各审判庭中成绩突出,院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在向省纪委所作的总结报告中把本庭列为先进典型。

2、队伍业务素质明显提高。一年来,我庭以建设学习型庭室为目标,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全年组织培训活动和业务研讨会7次,除全省法院商标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培训班外,还组织了5次专利培训,并与国家专利复审委开展专利审判工作座谈会;共派员出访、参会、交流、培训52人次,每次参会和培训的同志都将学习内容整理成册,供全庭同志传阅学习,形成一人学习,全庭受益的局面;全年共派出12人次为省知识产权保护协会、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等单位讲授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全面提升干警的业务素质。欧修平、孙明飞和潘奇志3名法官先后赴美,参加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模拟开庭、国家法官学院与美国天普大学司法培训合作项目、以及最高院考察团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交流考察活动,王静副庭长应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邀请,参加商标管理培训团赴日本考察学习。对外交流使出访人员开阔了视野,展示了中国以及广东知识产权保护取得的成就。今年我庭共接待北京高院、天津高院、宁夏高院考察团20余人次,就“三审合一”、驰名商标认定等许多知识产权热点和难点问题与兄弟法院广泛沟通意见,互通信息,共同促进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开展。

3、内部工作机制日益健全。在院领导、政治部的关心支持下,我庭今年初完成了庭领导的顺利交替,并配备了两位副庭长,充实了庭领导班子。11月,我庭调入5位新同志,使全庭人数达到23人,组成了庭办和4个比较完整的合议庭,分别以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和反不正当竞争作为调研指导方向。与此同时,我庭不断完善内部规章制度,进一步修订了《民三庭印章使用管理规定》和《民三庭公车使用管理规定》,增加制定了《办公用品、办公设备的使用管理规定》,健全了本庭法官职业化建设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和人员的不断充实、制度进一步健全,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年来,在全庭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经受了“案件增、调研多、事务重、人员少”的严峻考验,在审判工作、机制创新、调研宣传和队伍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良好成绩,是大丰收、大发展、大团结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每一位同志的辛劳。经全庭同志评议推荐,庭党支部研究,决定提名邓燕辉审判长、岳利浩庭办主任为本年度民三庭先进工作者;认为潘奇志法官、高静法官工作成绩显著,郑重予以表扬;认为欧丽华法官、肖海棠法官、叶建涛法官办结案件中调解结案的比例超过70%,成绩喜人,郑重予以表扬;认为凌健华书记员兢兢业业做好全庭保密各项工作,在院里保密专项检查中获得满分,成绩优异,郑重予以表扬;认为欧阳昊、孙燕敏两位书记员长年超负荷工作,出色完成异常繁重的书记员工作,成绩感人,郑重予以表扬。

2008110,省法院作出《关于表彰2007年度记功嘉奖集体、个人的决定》(粤高法[2008]10号),我庭作为嘉奖部门(先进集体)、邓燕辉、岳利浩同志作为嘉奖个人(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

经机关党委组织评选,在全院各审判业务庭中评出“审判能手”和“调解能手”共计8人。我庭高静法官被评为“审判能手”,欧丽华法官和孙明飞法官被评为“调解能手”。

展望来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如:存案数量居高不下,清案任务依然艰巨;对全省法院的审判指导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司法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审判工作发展的要求,等等。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认真对待并切实解决存在问题,把我庭的各项工作继续推向前进。

 

                           

                      00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文章出处:
本网发布时间:2008-1-16 23:38:13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回到顶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